龟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汉代对龟极为崇拜龟甲占卜龟室藏龟龟钮
TUhjnbcbe - 2023/9/12 21:10:00

在古代,龟曾经是人们的崇拜物,在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内,龟都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被视为中华始祖的*帝族、鲜氏族及东夷的一些氏族,都曾将龟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以其形象作为族徽,完完全全将龟看成是自己的保护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龟的崇拜风气逐渐向更广阔的范围扩展,并且赋予了龟更多的象征意义。

从出土的历史文物来看,商周时期,人们将龟的图案刻在青铜器皿上,将卜辞文字刻在龟甲上,被发现的十五万片甲骨文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意味着商周时期,人们不仅将龟作为吉祥物用来装饰,还将其视为神灵之物,既寄寓了对神龟降福于世人,乃至泽及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还赋予了它昭示天意、预知吉凶的功能。

例如遇到祭祀、出征、婚配、丧葬等重大事件时,皆采用“龟卜”的仪式以作定夺取舍,在《礼记·礼运》中记载的“龟兆吉凶”,就是指龟能占卜吉凶,预测未来。

汉代之前的龟崇拜的发展

从*帝时期一直到汉代以前,龟崇拜一直处于发展期,崇龟的典型表现是龟向*帝、尧和禹等传达上天旨意的传说,以及人们用龟占卜吉凶等。

《史记·龟策列传》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所谓占卜,就是对龟甲进行烧烤,直至龟甲上出现裂纹,最后根据这种裂纹去领会神的旨意,进而判断吉凶祸福。

甲骨文“龟”

正因为人们赋予了龟能通神的功能,所以《礼记》有言: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

夏、商、周三代皆重视占卜,到春秋时期龟卜得以普及,《周礼·春官》记载:

“若有祭祀,则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记载了周武王伐纣前进行龟卜的故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龟崇拜的范围已经渗透到大场合的方方面面,人们将任何大事情都寄托于龟卜,相信龟是通神的灵,是天神和人君之间的使者,从而依靠龟来通晓神意,给人以处事的方法或启示。

汉代龟崇拜进入鼎盛时期

从史前到汉代,龟崇拜不曾中断,不断地积累和发展,在汉代,龟崇拜意识又有所深化,形成了一个大爆发时期。

随着汉代*权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自商周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帝王权力的国鼎,至汉时加铸上龟纹的鼎被称为“龟鼎”,寓长治久安。

汉朝皇帝祖庙中设有“龟室”用以藏龟,视为“神宝”。《史记·龟策列传》载:“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先得此龟者为天子。”

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汉时帝王郊祭、出巡,其仪仗队列中除竖有龙、凤、虎旗外,还有龟,所谓“太子及诸侯王,金印,龟纽,纁朱绶。”

汉代龟钮

可见在汉时人们心目中,龟的形象也是帝王、高官权力的象征,是权力和等级的体现。

那么在汉代龟崇拜何以走入鼎盛?其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统治者的推崇和引导。

汉代朝廷把龟同皇权融合在一起,认为龟长寿的特征也会使得江山长存,还将龟与祖先一起供奉,以保汉室江山千秋万代。

再者,汉代谶纬之学蓬勃发展,“谶纬”本就与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统治者将“龟”赋予神性,自然需要理论的支持,此两者相辅相成,龟崇拜便彻底站住了脚。

但是,汉代的龟卜以及龟崇拜相较于前朝出现了变异。商周时期的龟卜是推演吉凶的重要方式,是当时的既定*策。

然而,到了汉朝,从汉高祖开始到汉景帝时期,龟卜都未能引起重视,以至于“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汉朝时关于龟卜的记载大多出现于汉武帝和王莽时期,因为这两个时期皆是“复古”思想的流行。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儒家的理想社会就是三王时代;王莽更是“托古改制”宣扬复古思潮。彼时注重龟卜,那么龟卜随着“复古”思潮而兴盛也是理所应当了。

虽然汉朝的龟卜衰落了,但是龟崇拜依然盛行,只是此时的龟崇拜,从神灵崇拜转变为权力崇拜,龟文化也转变为皇权的象征,与统治阶层结合起来,寓意着等级和财富。

相对于神坛的稳定,作为权力象征的龟的地位更容易动摇,且不再无可替代,这也为龟崇拜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龟崇拜的衰落

元代以后,龟崇拜进入衰落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衰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此时人们对龟的崇拜依旧存在,只是对龟的贬低也开始出现。

事实上,此时人们对龟崇拜中的权力崇拜也在逐渐下移,但赋予龟的长寿的含义依然存在,同时也新演变出带贬义的象征意义,即把龟视为下流卑鄙、邪恶污秽的象征。

比如用龟指代妻子偷人的人,用“龟孙”来骂人等。

那么,龟为何在元代演变出这一象征意义呢?其实把龟文化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就会发现,龟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

在古代“四灵”中,麒麟、凤凰、乌龟和龙,唯有龟是实有之物,也唯有龟崇拜衰落了。因为龟实有,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之下,人们发现龟的其他特性并不十分美好,这是不可避免的,笼罩在其头上的神秘光环必然会被人们识破,像张衡在《思玄赋》中对写的“玄武缩于壳中兮”,便展现了作者对龟缩头的观察,也正是在这种认知的发展下,龟逐渐变成胆小的代名词。

古代四灵图

而其它虚有的“三灵”却没有遭遇这样的情形,因为其本不存在,人们对其神秘也就难以揭破。

此外,龟崇拜与龟卜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可以说互为因果关系,人们因为崇拜龟才用其来占卜,而用龟来占卜也就促进了人们对龟的崇拜。

龟卜在历史上几经曲折,到唐代以后彻底绝迹。龟卜的衰落使得龟走下了“神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龟卜本身过于复杂,一般人很难掌握,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由于天文和历法的发展,龟卜已无多大的价值。由于龟卜的彻底绝迹,龟从沟通神灵的灵物,变成只有象征意义的代表,龟之天神使者的身份不复存在,其地位自然会下降。

结语

以上不难看出,龟崇拜演变历程是由萌芽到发展,从鼎盛到衰落,龟之神性这样一个概念逐渐淡出于人们的意识。其实这不难理解,有时候一种崇拜现象的普及,却恰恰是其即将衰落的表征,所以才有元代以后中国龟崇拜的衰落。

但是龟之崇拜就像其他宗教迷信一样,其根源还是在于处在蒙昧的时代中的人们所特有的一种狭隘的、愚昧的思想观念。

所以人类每前进一步,对事物的了解多一分,则其对物之盲目膜拜就减一分。龟崇拜作为一种崇拜现象,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部过程,其发展历程恰好印证了弗雷泽所述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巫术-宗教-科学”三段观,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礼记》

《周礼》

《史记》

《后汉书》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代对龟极为崇拜龟甲占卜龟室藏龟龟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