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祭法》有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死为澌,为人所离”,所以*是人死后离开肉身的灵*。但是古人也有着另外一种观点,即*是万物精怪的代称,就像《墨子》中提到的,“古之今之为*,非他也;有天*,亦有山水*神,亦有人死而为*者”,《论衡》也补充道,“*者,物也,与人无异”,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而这些*也就是志怪神话小说中的精怪。
*神既然说了*的定义,再来看看古人认为的神吧!在原始先民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能被视作是神异,所以就产生了自然崇拜,构建了以天帝为中心的神话体系。但是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与神的区分界定并没有那么严格,两者通常会被同时提及,于是就有了*神信仰这一说法。
自然崇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神之说从原本的神权至上演变成为人为神主,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的这段历史发展中就能窥探得知。先来说说上古三代夏商周,在这个阶段中祭祀成为了国家的头等大事,统治者对*神是极为敬畏的态度。在《论语》中记载了夏朝君王“致孝乎*神”,而且到了商朝年间*神崇拜愈发盛行,《礼记》有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而后礼”,可见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商人都会先以占卜询问*神对此的看法,是否符合天道。
占卜此外,大家都知道,商朝已经出现了甲骨文的文字记载,而在这些用于占卜之事的龟甲兽骨之上刻有着“帝其令雨、令风”的文字。在商人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遵从着天帝的喜好去运转变化,而天帝对世间万物都有着统治权。这就是为什么先秦古籍《诗经》中会出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文字,在古人看来商朝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天帝的旨意。到了西周年间,周人依旧丝毫不敢轻视*神的力量,《尚书》中还记载着周武王是如何借用*神之名去讨伐暴虐的殷商纣王的。但是在这个时期,虽然还是敬*尊神,可是周人却已悄然将*神与王权联系到了一起。
殷商祭祀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此时武力*事成为了头等要事,古人也开始放下*神崇拜了,而且在这个时期中产生了民本思想,所以*神也就处于从属地位了。《左传》有云,“民,神之主也”,由此可见百姓人民已经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另外,如果统治者罔顾民意的话,那么就会受到上天的责罚,这就是《国语》中提到的,“国之将兴,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从这段文字中也能发现,虽然*神不再是统治者关心的第一顺位了,但是古人仍旧没有忽视*神的重要,这个阶段中的*神已经变成了民意的执行者了。
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到了儒家学者这里,已经有了回避*神之说的观念了。孔子对这类诡秘之事颇为忌惮,他认为应当“不语怪力乱神”。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可殷商文化,所以他不能完全忽视*神的存在,也不会否定*神崇拜,所以他才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起初的先民是敬畏天地,事事以*神为先的,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神的权重放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