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西汉骨签硬笔书法欣赏曾祥耙
TUhjnbcbe - 2023/9/5 19:58:00

钢笔传到中国大约是20世纪初。然而中国硬笔书法却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硬笔书法是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距今约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毛笔相传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蒙恬首创,从此以后,中国的文字书写就以毛笔为主。

年9月至年5月,中国社科院组织的汉长安考古队,发掘了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出土骨签件,其中刻字者件。

骨签大多以牛骨为原料,颜色以白色、*色为多;尺寸接近,一般长5.8—7.2、宽2.1—3.2、厚0.2—0.4厘米;骨签形制基本相同,均为长条形骨片,上、下端呈圆弧形,从其横截面看,正面微呈圆弧形,背面较平,正、背面均有竖向锯痕,背面更显粗糙;骨签正面上部磨光,其上刻字。

骨签刻字的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物品、编号、数量、名称、规格等,这类骨签一般为一行字,也有两行字者,字数两三个至七八个不等;第二类为有“河南工官”、“南阳工官”、“颍川工官”内容的骨签,一般刻二至四行字;第三类内容与中央官署等有关,刻字一至四行。

长安骨签的时代上限在西汉初年,下限在西汉末年,以西汉中后期为多。

关于骨签的功能,各家说法不一,概括起来有三种意见:档案说,标签说,弓弭说。

所有骨签未见朱墨书痕,均为直接锲刻,这与甲骨文常常书而后刻有所不同。骨签骨质难刻,受书面又小,文字点线、结构体势只能弃曲而用直,方直笔势成为骨签刻文的主旋律。只须刻出字形即达到契刻目的,美感与修饰并不是首要选择,如此,隶书波磔类刻画、点线的粗细差别等就显得多余或力所不及,骨签文字没有磔角、波势,只有结体的诡异变化和线条的直曲对比。结构约省是骨签刻文一大特色,如“卒”的“从”省作“人”,“年”省为三一竖,“造”之“告”简为“去”形,“第”简为三横与“入”的组合,“令”之“人”简作“一”,等等。此外还运用合文法以省简笔画,如数字“五十”、“七十”等。与省减字结构密切相关的是草体化,在坚硬的牛骨上契刻,草、简、快的刻法也以直线为主。所以,它不但是隶书,还带有一定的草书味道。

文字是直接刻在骨头上,形同篆刻的边款,用刀如用笔,刀法即笔法。它们是“硬笔”书法,又有硬笔难以表达的丰富质感。它是西汉日常书风的体现,可视为汉代的“俗隶体”。骨签正处古隶向隶草过渡阶段,是研究章草形成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骨签的书法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汉代人的审美取向、汉代人的写字习惯,以及契刻的美感。古拙质朴而又灵动的骨签书法,应给当代书法学者及书法家更多的启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汉骨签硬笔书法欣赏曾祥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