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蚕头燕尾,一波三磔为什么说篆隶是
TUhjnbcbe - 2023/9/4 21:09:00

在汉字字体演变终结之前,书法是依附于汉字的演变而发展的,所以对书法的关照还应该纳入到文字学的体系来考察。文字学将隶变之前的文字称之为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等,隶变以后的字体统称之今文字。为了和今文非篆书系统加以区分,又将古文系统称之为篆系文字,即篆体。篆体作为汉字的早期阶段,自然是汉字的源头。隶书与篆体相比,源头性虽然没有篆体强,但是篆书和隶书在沉厚拙朴的审美意蕴上却是致的,只是篆用圆转、隶用折搭而已,这也是自古以来将篆隶并称的原因。

东汉晚期以后在隶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今草、行书和楷书等字体,这些新体成为汉魏以后的主流字体,而篆隶逐渐退出实用的舞台,只是作为特殊用途的字体得以保留。楷、行、草“今体”成为魏晋以后的主要字体,几乎取代了篆隶的存在,作为它们源头的隶书也当视作书法的本原,所以篆隶自然是汉字的源头和根本。

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其中以甲骨文的数量为多。甲骨文多数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只有少数是用毛笔书写的。骨、甲非常坚硬,契刻并非易事,故线条瘦挺,多取直笔。商代金文多为族徽庙号,多用于一些较为庄重的场合,比甲骨文更显端庄规范;商代金文象形程度较高,比早期甲骨文更为象形,可能出于模拟自然形象的目的,往往具有美饰加工的痕迹,浓重的象形装饰应不是一笔所能完成的,带有复笔的痕迹。这些青铜铭文多是熔铸得,故点画饱满丰盈、淳朴厚重。由于商代甲骨文和金文是已发现最早的成熟汉字,并具有独特书法之美,应看作书法艺术的开端,所以丛文俊先生说:“他们是书法艺术的源头,是渗透着原始宗教文化艺术精神的一种超语义的象征符号,也是文字形体如何选择确立整体规范的肇端,研究中国书法,必须以此为始”。

西周初期金文基本承袭商代晚期金文特征,康王时期西周金文的特征逐渐开始明朗,用笔多方,秩序感呼之欲出,字形大小渐趋均等,行列更为清晰。昭王时笔画多圆转弯曲,与商代金文相比,刚健中更添几分曲柔婉转。进入穆、恭王时代以后,金文笔画变化明显,团块儿状的笔画变少变小,早期的棱角变为圆钝,中含内敛、粗细匀一的“篆引”线条逐渐凸显,平直的笔画增多。懿、孝王以后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走向精美和趋同,也预示着金文由全盛走向衰弱的开始。自夷王始,进入西周晚期,金文的线条画和平直化更为明显,之前的方、圆团块儿笔画为近于粗细匀一的线条所取代,汉字的象形程度明显降低,宜王时期的《颂簋》和《虢季子白盘》已昭示出秦系文字的作风。

春秋时代,诸国文字早期都沿用西周晚期金文的写法,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诸国文字之间虽然在表现手法和书写风格上均有所差异,但在字形构造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比较特别的是,春秋时期以楚、蔡、吴、越为代表的东南国家出现了以鸟、虫等图形装饰笔画的美化文字现象,笔画故作婉曲之状,字形特别狭长。以齐为代表的*河下游诸国文字在宗周的基础上融入了地域个性,笔画纤细削瘦。中原及北方各国文字风范多样,纷繁不一,没有统一的书风。进入战国后,文字应用广泛,六国文字变化尤为剧烈,各国文字异形,俗体盛行,但统一的趋势是简化。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异体遭到废除,并未对汉字发展的主线产生多大的影响。倒是周朝故地的秦国,最为忠实地承袭了西周文字传统。秦国地处西陲,发展缓慢,秦国文字的发展同样如此,比其他国家要落后一些,直到战国中期开始,才有了明显的发展变化。秦文俗体成为文字发展演变的先锋,以平直、方折等方便快捷的笔法改造正体的屈曲圆转,字形得到简化,逐渐发展为隶书:秦文正体不断走向规范、匀整,演变为小篆。

秦国文字与西周金文是一脉相承的,春秋早期的秦文与西周晚期较规整-类的作风非常相似,尤以《虢季子白盘》为代表。秦文发展的连续性非常强,匀称规整的程度在不断地得到提高,象形程度却在不断降低,从《石鼓文》、《诅楚文》到秦小篆的变化就是有力的证明。秦小篆是在诸国文字异形,不便统和交流的情况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实施“书同文”*策的结果,是对篆体文字的规范与总结。

隶书是在秦文俗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秦孝公16年的商鞅茅镦就已出现与隶书写法相近的笔法和结构,后来与隶书相同或相似的俗体写法越来越常见,以方折的笔法代替篆书的圆转屈曲。从云梦睡虎地秦简来看,篆书中的圆转连接笔画变为方折或断开的平直笔画,可见隶书已基本形成,但还不成熟,尚处在隶书的早期阶段,因为这些早期隶书的写法还带有明显的篆书特征,西汉初期虽然已普遍应用,但和秦隶一样仍属于不成熟的早期隶书。汉武帝晚期以后,隶书基本成熟,波磔明显,横势延展,用笔逆入平出,蚕头燕尾特征突出。东汉中后期的碑刻隶书,结体扁方规整,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注重逆锋起笔,收笔处突出波磔,规范端庄,多用于较为庄重的正式场合,汉魏之际又把这种隶书称为八分。

秦文隶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俗体草写的现象,这些写法与后来的草书十分就相近。“这类草率写法作为隶书俗体的一部分,为汉代人所继续使用,并成为草书形成的基础”。从有明确纪年的居延汉简看,武帝晚期和昭帝时代还是草率的隶书,宜帝和元帝时期草书的意味已非常浓厚,成帝时的简牍已是相当成熟的草书了,新莽和东汉时代草书已经非常流行。汉代草书的形成要略晚于八分,两者都是在古隶俗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为了区别于魏晋以后的今草,把这些带有显著隶书特征的汉代草书,称之为“章草”。魏晋时代,章草的发展受到早期行书和楷书的影响,去除章草的隶书特征,省并一些繁余的笔画,使书写更为便捷,逐渐演变为便于连笔的今草。

东汉中期,隶书手写体中演变出-种比较简便的俗体,变八分书撇画收笔的上挑笔法为上粗下细的尖撇,表现出成熟隶书向楷书过度的特征,为了区别于汉隶,把这种新的隶书俗体称为新隶体。东汉晚期在新隶体基础上,受到草书的影响又形成了介于新隶体和草书之间的早期行书。早期行书出现以后,又对新隶体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后来新隶体的演变也表现出向早期行书靠拢的迹象。

汉魏之际,在早期行书的基础上形成楷书,故孙鐨《书画跋跋》中说:“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隶之行”。孙鍍的见解是准确的,楷书形成后,新隶体和早期行书并没有快速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依然被大多数人所使用,新生的楷书只是被少数的士夫文人应用,所以直到南北朝之后,楷书才发展成为主流的字体。后来在楷书和今草的影响下,行书又出现了新的面貌,明显区别于早期行书的作风,成为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兼有两者特征的新行书。汉字经过了这些演变之后,虽然还在继续简化,但字体的演变就此终结。

通过以上对文字发展演变的梳理可知,秦系文字最忠实的沿袭了商、周文字的血脉;秦文正体不断规整演变为小篆,秦文俗体则发展为隶书和章草,后来又在隶书俗体和章草的基础上衍生出楷、行和今草。魏晋“今体”楷行草都是由篆隶发展演变而来的,篆隶无疑是汉字的源头和根本。故姜白石《续书谱·总论》说:“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圆劲古澹,则处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处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处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姜夔认为真、行、草诸体之间虽各不相同,各有体法,但均由篆隶、飞白和章草等古体发源而来,并一一列举出真行草笔法笔意的出处,其意在也表明真行草的篆隶源头。

1
查看完整版本: 蚕头燕尾,一波三磔为什么说篆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