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国际合作团队发表文章称:在贵州关岭地区发现的距今2.28亿年前的原始龟,弥补了该类群系统发育中缺失的一环。
这只龟被命名为中国始喙龟,有喙,还保留着牙齿,可能生活在滨海的河口地区。
当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者李淳副研究员给记者发来资料,详解这只原始龟,称看到某个大门关闭的时刻。
△中国始喙龟化石(李淳供图)
中华始喙龟产于贵州关岭
最早发现这只龟的,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淳副研究员。从年起,他开始在贵州关岭地区进行研究工作,持续了20年。
年,李淳在筹建的三亚海洋古生物博物馆藏品中,发现了一件疑似原始龟类的化石。之后,他带着课题组进行了一年多的化石修复和野外调查,最终确认这件化石来自贵州关岭地区,产自半甲齿龟化石层位之下7.5米处,是一个更古老的龟类化石。
贵州关岭,确信是众多古生物曾经的栖息地。此前,发现过另一原始龟半甲齿龟化石。
这次发现的龟类化石嘴部明显——像鸟的喙,还保留着牙齿。李淳说,基于这个特征,该件化石被命名为中国始喙龟化石。
体长超过2米的中国始喙龟,躯干较短,有细长尾巴,但还没有现代龟的龟甲,仅有加宽的肋骨。首次出现了封闭的上颞孔和刚性腰带,即臀部腹侧两耻骨和两坐骨形成前后、左右缝合且不能活动的联合体。
研究发现,中国始喙龟有发达的五趾四肢,由此推测它有较强的陆地运动能力。
李淳说,尽管中国始喙龟发现于海相地层,但它并非海龟,而可能是生活在滨海河口、泻湖等的两栖型爬行动物,甚至较长时间生活在陆地上,善于挖掘巢穴。
△复原图(李淳供图)
一只承上启下的过渡龟
随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组成研究团队,对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龟类化石进行分析。团队最终确定,中国始喙龟的系统位置,介于罗氏祖龟和半甲齿龟之间,在龟类早期演化中承上启下,弥补了该类群系统发育中缺失的一环。
半甲齿龟——有满口牙齿和腹甲尚未形成背甲。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古老的龟类化石,也是唯一体现了龟甲形成过程中某种过渡状态的标本,论证了龟类的腹甲先于背甲形成。
它是李淳年在关岭地区发现。半甲齿龟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打破了演化僵局。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龟在最近的2亿多年里,身体似乎没发生过变化,与达尔文渐进式的生物进化论相悖。
而在德国发现的罗氏祖龟,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年,罗氏祖龟的发现,确定了更早期龟类头骨上有颞孔,并实质性地证实了龟类起源于双孔类,与蜥蜴、鳄鱼和恐龙等属于同一爬行动物支系。但罗氏祖龟的标本残破,不能观察到更多关键特征,因此留下龟类早期演化特别是与半甲齿龟之间的空白。
2.28亿年前的中国始喙龟,弥补了罗氏祖龟和半甲齿龟之间的研究空白。李淳说,在中国始喙龟身上,没有甲壳是原始特征,但具有喙,这是一个进步的特征。但这个喙,又不是单纯的喙,而是嘴的前部有喙,上、下颌和后部仍保留着牙齿,正处于还留着牙齿、但开始有喙的过渡阶段。
△中国始喙龟头部复原图(李淳供图)
看到古龟头孔大门关闭时刻
在对中国始喙龟化石的研究中,李淳和团队观察到了龟的颞孔封闭。李淳说,这就好比是一扇门,在即将关闭、还留一道缝隙的时候,被我们看到了。
这个发现,对于研究龟是双孔还是无孔,很有价值。
据介绍,现在的龟,它的头骨看起来是无孔型的。所谓无孔,就是指除了眼眶、鼻孔外,头骨都是封闭的。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争论很大,认为龟类与蜥蜴、鳄鱼、恐龙等双孔型不一样,是由独立的无孔类祖先演变而来。
早先在关岭发现的半甲齿龟,以及更多龟类化石,都是无孔。
不过,在对德国发现的罗氏祖龟研究中,人们将散乱的化石拼凑起来后,在它的头部,根据形状复原出了孔。由此证明,龟的祖先头骨上是有孔的。
据李淳说,中国始喙龟的三块头骨的位置关系非常明显,尽管变得更为紧凑,但仍然能观察到有孔的痕迹。我们看到了某个大门关闭的时刻。他说。
△李淳在工作现场
来源:贵阳晚报
记者:*黔华
编辑:赵子滟
编审:干江沄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