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谈谈汉字沿革演变贰
TUhjnbcbe - 2023/7/8 20:40:00
专科治疗白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二、甲骨文

1、源流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

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西周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说楷书即由商代文字渐渐演变而来。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书体。

图:甲骨文复制片。

传统的汉字是神造的象形文字,能够沟通天地神明,参透万物造化之玄机。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年)延续到春秋。

由于甲骨文本身已经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所以学者认为它应该是起源于一种更原始的文字。年至年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湖市博物馆对位于中国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庄桥坟遗址的大型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发现多件器物有刻画符号,被认为可能是甲骨文的其中一个可能的起源,被称为“良渚原始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学科——甲骨学。年,有考古学者、古文学者指出,陶文可与甲骨文同争中国及东亚最早文字。

图:刘锡铜自集自书甲骨文诗歌。

释曰:启阳万物,益寿千符。秦嘉丰尧东鱼楚,商祈盛鲁西岳徒。

甲骨文自发现以来,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多种不同命名:

其一,从书写材料角度,其文字刻写于龟腹背甲和兽骨之上,因而有龟甲文字、龟版文、龟甲兽骨文字等名称。

其二,从文字用途角度,其文字用于占卜记录,因而有卜辞、贞卜文字、甲骨卜辞等名称。

其三,从书写方式角度,其文字为刀笔刻划,因而有契文、殷契文字等名称。

其四,从文字发现位置角度,甲骨文大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因而有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简称卜辞、殷契、契文。

图:一百二十余年间,被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多个,被破译的却还不到一半,多个字仍是“天书”。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单字破译奖励十万元。

年12月25日,史学家陆懋德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的“甲骨文之发现及其价值”中首次提出“甲骨文”一词。随后,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人陆续在著作中使用,该词逐渐被学术界和大众认可,成为通用的名称。

全世界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不到字,但真正被释读出来的字数仅在-字之间,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而在已经破译的甲骨文中,也有一批尚有争议。

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图:甲骨文是商朝人祭祀先祖时使用的文字,大多是占卜方法和卜辞,并没有太多史料信息。另外,绝大部分甲骨文出土自殷墟,仅对于研究商朝中晚期历史有帮助。但是,鉴于商朝人崇拜巫术和祭祀文化,甲骨文中记载的商王年表还是极有考古价值的

2、发展历程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图:大型涂朱牛骨刻辞(正面)。

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字口内涂朱,内容是关于北方部族入侵,王命诸侯、田猎和天象等。

甲骨文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道统的文之一,亦即:岩壁图文、陶文、陶符文、陶刻文、骨甲刻文、甲骨文、铭文、金文、木椟竹简大篆文、木椟竹简隶书文、木椟竹简小篆文、石刻文、汉隶书文、魏晋楷书文等。

其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其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其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其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其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图:甲骨文的线条具有疏和密的对比,虚和实的对比,已经具备中国艺术审美的雏形,但是其线条好似幼儿学步,还很稚弱。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

图:商人占卜。

商朝君臣几乎凡事都占卜,占卜后必将所卜事由和结果契刻在甲骨上,但占卜时并不都是在商都进行的。商王在外出田猎、征伐途中,随时会在当地占卜。

(未完待续...)

谈谈汉字沿革演变·壹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汉字沿革演变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