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20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始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首次荟萃一堂,也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面积近平方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种件,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
展览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中华民族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特质,凸显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带领广大观众一同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甲骨国家图书馆供图
甲骨文主要指殷商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国家图书馆收藏甲骨3.57万片,其中有字甲骨3.48万片,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殷墟甲骨”专题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通过甲骨实物展示、考古发掘资料图片、相关研究成果集锦等,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突出甲骨文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揭示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价值。
《癸亥诏》国家图书馆供图
居延汉简是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大部分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一小部分为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简文内容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居延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居延汉简”专题包含“有册有典”“流沙坠简”“居延汉塞”“大漠孤烟”“手不释卷”五个单元。“有册有典”“流沙坠简”两个单元溯源了简牍发展历史,系统介绍了居延汉简的三批重要发现;“居延汉塞”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戍边吏卒的重要职责,真实还原汉代边塞屯戍的*队面貌;“大漠孤烟”“手不释卷”则从衣、食、住等后勤保障中展现戍边吏卒的日常生活,以及戍边吏卒在工作之余的学习情况,让观众得以窥见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细节点滴。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国家图书馆供图
敦煌遗书指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世纪至11世纪多种文字的写本和少量印本、拓本文献,总数6万余号,展示了中古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敦煌遗书”专题由“世界的敦煌”及“敦煌的世界”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流散经历,回顾敦煌遗书在全世界的保护、整理与研究概况;第二部分则重点展现敦煌遗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吐蕃统治时期、归义*时期的内容。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国家图书馆供图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专题分为“秘档寻踪”“珍档集萃”两部分。“秘档寻踪”主要介绍明清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阁大库档案。“珍档集萃”从*令文书、古代舆图、宫廷生活、史册典籍四个方面出发,精选不同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体现出档案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出明清档案在内容、形制诸方面的气象万千、蔚为大观。
展览结合互动科技,利用空间立体复原以及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带给观众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开展后,国家图书馆将通过直播活动、线上展览等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互动;联合字节跳动公益共同开发展览“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巡寻记”,选取重要展品近30件,利用VR技术生动讲述展品的故事,将文物展陈与VR技术深度结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古籍“活”起来。
(作者:记者张玫;编辑:宋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