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大门前的甲骨碑林,游客在辨认甲骨文。本报资料图片
中国文字博物馆外景。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温小娟
3月19日上午,位于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楼大厅格外热闹,数百个孩子或有序排队前往展厅参观,或席地而坐书写中国汉字研学之旅的“答卷”。
多年前,殷墟甲骨文的横空出世,拨开了尘封多年的商王朝的层层迷雾,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年。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去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13年后,其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开放,标志着我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全面建成。“文字归巢”,首任馆长冯其庸曾评价,成立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项伟大创举。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通过文字的记录和梳理,其发展轨迹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一片甲骨绵延文脉不息
2月17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拉开帷幕。活动的相关微博话题#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迅速登上全国大热搜,阅读量达3.1亿次。网友留言:“民族自豪,从美而独特的文字开始”……
文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又是怎么演变的呢?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丰富的出土文物和翔实的资料,向世人呈现了一部“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在“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展厅中,复原场景生动还原了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年发现甲骨的故事:他差人去买的一味中药“龙骨”中,发现了诸多神秘刻画符号,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消息传出后,引发社会各界收藏、研究甲骨的热潮。
“墙上这幅老照片,是年考古人员在殷墟发现YH甲骨窖穴时的场景。”讲解员张悦介绍,YH甲骨窖穴出土了片甲骨,是殷墟历次发掘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分量最重的一类。甲骨在商朝很珍贵,不是随意扔弃的,而是归档保存的。”曾主持殷墟考古25年的唐际根说,这一重大发现无可辩驳地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真实性。甲骨文让后人看到了更加鲜活的商王朝世界:天降喜雨、庄稼丰收、国王做梦、流星划过,甚至还有狩猎时发生的一场意外“车祸”。
学界普遍认为,殷墟成熟的甲骨文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经历过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的酝酿。文字真正的起源仍需借助考古发掘来揭开面纱。而随着中国考古新发现不断,跟汉字起源有关的依据也愈来愈多。
博物馆展厅内,一片普通的龟腹甲上刻画了符号“八”,背后却有惊人的“发现”。“这是出土于舞阳贾湖遗址的契刻符号,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刻画符号。它们与后世殷商时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两者皆以利器为工具把符号刻画在经过整治的龟甲或兽骨上,且都跟占卜有关。有学者认为,多年前贾湖人创造的刻画符号或与汉字起源有关。”张悦说。
这样的刻画符号并非孤例。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大量刻画符号以及陶寺文化的朱书陶文……沿着博物馆展示的线索,我们依稀看到,远古先民曾经走过了从结绳、契刻、图画符号记事到发明文字的漫长历程。
而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演变成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书写了一部皇皇中华文明史,奠定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底气。
甲骨文研究迈入“数字化”
一片甲骨的问世,开启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文研究。
“三千年而一泄其密。”多年前,学者罗振玉初见甲骨,既惊且喜,自觉把研究甲骨重任扛在肩上。通过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甲骨四堂”的著录、断代和考释、证史,甲骨文终于凿破鸿蒙,成为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此后,一代代甲骨文研究者上下求索,为破解古老文明密码而矢志不渝。
多年来,甲骨文研究在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等方面成果不断。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甲骨文研究从“单兵作战”已转变为各领域专家“集团作战”。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辉介绍,从年开始,该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十几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并面向社会“重金”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已结项出版《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十几部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
识别与释读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全球约有16万片甲骨,发现单字个左右,已识读约三分之一。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甲骨文研究,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布一则“悬赏公告”: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但迄今为止,只有一人拿到这笔奖金,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破译了甲骨文中的“蠢”字。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表示,约16万片甲骨文物分散在世界各地,难以用“物理形式”把甲骨重新集中起来进行研究,而最近20年,殷墟考古很少再出土甲骨片,目前甲骨文释读进入了瓶颈期。
但数字化为甲骨文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安阳师范学院于年建立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集甲骨文著录库、文献库、字形库于一体,为甲骨文研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以前甲骨碎片都是靠记忆和手工一片一片地拼合。数字化介入以后,可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对甲骨进行自动缀合,未来目标是实现甲骨文图形检索,推动解决甲骨文研究的各类难题。”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说。
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介绍,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工程”,打算利用3至5年的时间,联合国内外甲骨收藏和研究机构,完成分散在全球各地约16万片甲骨的高质量数字化采集,助力甲骨文缀合、释读、研究工作,促进甲骨文展示与活化利用。
从“冷门绝学”到“破圈而出”
行走安阳,随处可见殷商风格的建筑、甲骨文和简化字双标展示、甲骨文公益广告以及琳琅满目的甲骨文文创,“中华字都”的魅力扑面而来。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周末的公益课堂“甲骨学堂”场场爆满。甲骨学堂工作人员王菲说:“甲骨学堂不仅讲述汉字的嬗变,还结合手工体验,让孩子感受文字的魅力。比如,《舞动的汉字》让孩子通过肢体语言将字形呈现,加深对造字依据的理解;《我画甲骨文字画》抓住甲骨文象形文字特征,结合经典成语故事,让孩子制作自己专属的甲骨文绘本。”截至目前,甲骨学堂已举办汉字教育活动余场。
3月7日,中国文字博物馆赴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开展“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专题展览,甲骨文书签制作、雕版印刷、甲骨文拓印等现场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体验。
“为传承弘扬汉字文化,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说,博物馆邀请了8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客文博大讲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传播最新的文字研究成果,我们还把甲骨文文化送到学校、社区、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我爱甲骨文”活动走进安阳40余所学校,帮助多家小学打造甲骨文特色学校,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随着续建工程和文字公园的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了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变得可感可触。续建的展馆中有聚福游戏、猜字谜、写对联等10余种互动游戏,成了家长和孩子的好去处。
甲骨文表情包、冰淇淋、项链、“消消乐”……借助新技术、新创意,古文字走出象牙塔,从“冷门绝学”到“破圈而出”,正通过多种形式走进现代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甲骨文在今天依然能够广受推崇,正是因为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重量。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文字,就像一束光,照亮中华文明的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