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龟虽寿》,到“投变转动玄机卑,星流霞破相参差”的《龟背戏》;从卢照邻的“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传至“千年灵蛇万年龟”的俗语。
从龟甲之上的神秘卜辞,又及官员所佩龟袋,而至调兵遣将所用龟符,中华文化对龟的崇拜向前甚至能够追溯至对世界没有理性认知的上古时期。
先民以感性直观的认知和绚丽想象作《山海经》、《淮南志》,为神龟赋予越来越多的美好寓意,也为龟文化的流行奠定基础。
古代人民的神
1.从现实走向神话的龟
作为龟鳖目动物,龟类示于世人的最大特征无外乎其两栖的习性、墩重结实的体型、厚重强硬的背甲,短粗有力的四肢,普遍行动缓慢而寿命较长。
鉴于龟类无与伦比的体型与寿命,西汉《大戴礼记》曾记载:“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高诱也曾为西汉巨著《淮南子》批注:“介,甲也,龟之为长。”
也同样因为身体构造特殊,龟类的外壳大致平坦又略有弧度,十分肖似先民认知中一望无垠的大地,龟足又粗壮稳健似能负千钧重,世界上大多文明先民都曾先后有过类似鳌驮大地的传说。
于中原大地上,《淮南子·览冥篇》中曾记载有云:“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列子·汤问》中同样有着“渤海之东有五山,天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负戴”的说法,可见在彼时社会认知下,中原先民大多对龟持有的尊崇敬畏之心。
2.神龟之谓,似龟非龟
包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体现出先民无穷无羁的想象,博物志怪的传奇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朵阆苑奇葩,而伴随神话传说的延续发扬,中华文化中也逐渐诞生出了各型各色以龟为原型、灵祖异兽的形象。
其中玄龟无疑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灵龟形象。《诗》中有云:“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玄龟象齿,大赂南金。”《太玄宝典》曾记有:“沧海生玄龟,玄龟吐真气,真气化神水”之说法,而作为志怪之大家的《山海经》记载着:“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huǐ)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
而赑屃作为龙生九子之一,其形象传说同样广为流传。《左思·吴都赋》曾这般提及:“巨鳌赑屃,首冠灵山”;《浦阳十泳》更是以赑屃作比,流传出:“朱鸟前头森赑屃,苍龙古角见嵯峨”的诗句;甚至著名医药专著《本草纲目·介部》也有记载:“赑屃者,有力貌,今碑趺象之。”
因世人认为其善驮重物,碑石之底常以赑屃为形。尤其是在为圣贤大家或帝王将相树碑立传时,古人通常令石碑立于赑屃之上,以求能够借龙子赐福庇护,江山社稷或圣贤之名经世不衰。
民国《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可立墓碑》中有所记载:"袁尚书可立墓碑,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赑屃,高约丈余,尚称体制。"
负山神龟虽然如今知名度不及赑屃、玄龟,但据《列子》记载,负山神龟之名得于“帝恐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五山始峙而不动。”古人认为天地承平都是因为神龟的功劳。
3.近乎通神的龟书与龟卜
也正因龟在当时的认知中关乎世界安泰,地位举足轻重,也逐渐为帝王君主所用,“龟书”也在古代王权更迭中成为了统治者“天命所归”的代名词。张衡所著《东京赋》曾记载:“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后世薛综引用《尚书》对其批注:“天与禹,洛出书,谓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唐朝张九龄也曾于《龙池圣德颂》中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在此后的代代相传之中,由于不同于龙、凤、凰等虚构的神话形象,存在于现实的龟也由最原本的神兽逐渐演变沟通人间天上的桥梁,最原始的龟卜文化也正是于此诞生。
最开始的龟卜通常仅限天子诸侯等贵族阶级用以求问重大事体时所用,《殷墟书契考释》有记载言:“凡卜祀者用龟,卜它事者以骨。”
不同于如今的科学时代,在古时,即便龟甲走入诸侯之外,依旧是严肃不容儿戏之事。陆游于《朝议大夫张公墓志铭》中曾记:“临事前见逆决,若烛照龟卜,无秋毫疑滞。”
明朝王祎也于《原谏》中说出:“而家国之败亡,辄不旋踵,殆如烛照而龟卜,不亦深可戒哉!”即便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也曾为龟卜单独列出一章《龟策列传》。
4.于文化中灿烂的龟
由于龟在古代社会中意喻安泰与护佑,社会主流审美与价值取向便趋于对龟的品格、形象倍加推崇,以官方为主导的上流社会逐渐形成了以龟为贵,以龟为用之风。
盛唐王朝甚至一度将龟视为国宝,君主贵族对龟的狂热甚至不亚于如今人们对于熊猫的喜爱。以至于《尚书》有云:“宁王遗我大宝龟。”
古人甚至将龟与象征高洁品格的玉石相提并论。所谓“龟玉,为国宝也”。
于盛唐年间,龟袋甚至一度取代鱼袋,成为官员上朝所佩之物,《新唐书》记载,于武则天时期“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佩龟”,且“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所谓“金龟”即为高管所佩,这也正是后世所称“金龟婿”的最初来源。
不仅如此,唐宋之后,由“龟”衍生出来的美好寓意也逐渐影响到了寻常百姓家。人们不仅效仿“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的淡然心性以作道家龟息之法,甚至借龟之名以追求上天福佑,平安顺遂。
单就青史留名之人,以龟为名者就有很多,唐代有诸如中唐音乐家李龟年,宰相崔龟,晚唐文学家陆龟蒙等。而陆游更是将其书堂命名“龟堂”,以自龟壳为冠。
同期不仅涌现出玄龟为形的工艺术品、石碑下惟妙惟肖的赑屃、“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等传诵至今的诗词,也诞生了诸如龟背戏等娱乐方式。
可见当时不仅于文人雅士、高门望族之中,遍观当时社会文化潮流,其实“龟”的身影无处不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灿烂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神龟背负的寓意
1.长命百岁
前有“爱尔千岁姿,藏身一莲叶”的诗文,后有“千年灵蛇万年龟”的俗语,长寿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对龟最大的认知。
我国众多古籍中均有很多关于龟长寿特点的明确记载,如《史记·龟策列传》记所说:“南方有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宋书·符瑞志》也曾有云:“灵龟者,神灵也。三百岁游于集叶之上,三干岁常游于卷耳之上。”
《论衡》中层言:“龟三百岁大如钱,游华叶上,三千岁则青边有距。”任昉则于《述异记》中认为:“龟一千岁生毛,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万年曰灵龟。”
但其中最为著名、至今流传最广的应当还属于《庄子·逍遥游》所言:“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此中冥灵便是上古大龟的代称,其一度春秋便是人类千年,足以见其寿命之长。
古时人言“七十古来稀”,长寿之龟寄托着他们对长生的渴望,成为被追捧推崇乃至供奉的对象。
2.平安康泰
《礼记·礼运》曾记载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而在此四灵之中,生活中能够窥见真身的就只有神龟。于是龟被赋予沟通人与上天之意,从此诞生出神龟预兆吉凶,先知先行的寓意。
也正因人们认为其能知天命,古时先民也认为龟能帮助人们预测凶厄,护人安泰。而“龟”与“归”同音,正如“柳”音似“留”而意味不舍离别,龟也意味着能庇护远方游子平安归乡。
3.无上权力
古人曰神龟有负天下之力,可踏四海,能载五洲,鳌鱼动则地震,牵一发而天下动。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下,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象征着强大的权利地位。
天授年间,武则天以龟袋替代鱼袋,成为出将入相,入朝为仕的象征;而后又以龟符替代原本调兵遣将的虎符,象征着当时朝廷至高权力之一的*权。
不仅如此,龟之形象更是被应用于鼎器之上。如我们先前所知,鼎于古代向来是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象征,得鼎者则得天下。《周易》曰:“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而汉代于鼎器之上铸龟纹,名为龟鼎,《后汉书宦者传》有云:“自曹腾说梁翼,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迁龟鼎。”而其中所谓“迁龟鼎”,不过是王权旁落的婉转说法。正如唐颜师古所说:“龟鼎,国之守器,以喻帝位也。”
总结
在中华文化的千年历史上,自雅而俗,从巫而医,起庙堂之高又遍及江湖之远,几千年积淀而成的龟文化底蕴厚重多彩,其中深涵我国先民对平安康泰,福泽绵长的美好期翼,已于历史长河中凝成绚烂的瑰宝,也成为中华文化至关重要的部分,深深地跟植这片中原大地。
参考资料:
1、《山海经》
2、《淮南志》
3、《周易》
4、《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