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汉字文化: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汉字的形体,即汉字的字体,是指汉字在书写或印刷上的体态形式。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然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汉字的形体却一直按照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着,逐渐由直接表意的图形变成了间接表意的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主要包括字形构造、笔画繁简和笔势方圆曲直等方面的变化。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和社会的需求有关,也和书写的工具材料的变化有关。汉字在近四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根据现在能见到的材料,它曾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八种各具特点的形体。
七百除一答一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的文字。由于殷商时代还没有纸笔,因此遇事要记录时,就用刀雕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叫做“甲骨文字”,简称“甲骨文”。甲骨文有以下特点:
1、由于当时的书写工具是刀笔骨板,因此字体线条细瘦,笔画多直少曲,不像后来的汉字那样圆转。例如“鱼”字,甲骨文的写法是:
2、字的排列不太整齐,同一段文字,字形大小不一致,有些笔画繁多的字可以占几个字的位置。
3、多数字的形体还没有完全定型化,书写较为灵活自由,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偏旁可有可无,点数可多可少,同一个字往往有好些种写法,因此形成了许多异体字。
这些都反映了甲骨文具有古老的象形字的特点。
甲骨文金文
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故有“金文”之称。金文多见于当时主要的乐器钟和主要的礼器鼎这类青铜器上,所以又叫“钟鼎文”。至于铭文,那是指铜器上铸的辞,而不是指这种字体。
金文一金文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金文大部分都是在模子上刻好再进行浇铸的,所以可以细细地加工,笔画大都宽而粗,肥厚圆浑,和甲骨文的细瘦特征相比,就更显得粗壮丰实;有曲折的笔画但不是方直的而是圆转的。
2、金文字形大小方正匀称,排列整齐,这个特点在晚期金文中尤为明显。可见周代中晚期汉字的方块形已在逐步形成中。
3、金文没有甲骨文那样突出的象形特征,甲骨文中有许多繁复的象形字。金文减少了笔画而代之以虚拟的线条,简化了图像而代之以象征性的轮廓。因此,文字的符号特征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4、金文中增加了大量形声字,甲骨文的一些非形声字到金文中也变成了形声字。而且出现了不少简体字,异体字也比甲骨文少一些。据统计,金文中的形声字已超过了象形字和指事字的总和。
尽管金文的形体结构仍不够定型,但从以上特点看,它比甲骨文前进一步。
金文二大篆
大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秦国通用的字体。它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七八世纪,又叫“籀(zhòu)文”“籀书”,因著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
许慎《说文解字》指出:“篆,引书也。”“引”是“引长”的意思,“引书”就是一笔一画引长来写。篆书的特点在于字体结构整齐,无论笔画多少,都是一笔一笔引长来写,构成一个完整的方块字,笔画的疏密长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
大篆是针对小篆而言。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在内。这里所说的大篆,专指籀文——即春秋战国时代秦国通用的一种字体。大篆是秦国早期应用的文字,是小篆的前身,以石鼓文为代表。石鼓文是唐朝初年在现在陕西宝鸡市发现的十块鼓形石上面所刻的文字。
大篆是在金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只是字形比金文更工整匀称,笔画圆曲而富有篆意。大篆与六国古文有同有异,与金文接近,一般比较容易认识;六国古文是当时带有地域性的文字,有的难以识别。
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是由大篆演变而来的。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文字的*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稍加简化,作为正字,同时淘汰了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这种经过整理和规范的秦国文字就是小篆。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有领导的文字规范化运动,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小篆小篆也叫“秦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大篆的笔画和结构比较繁复,小篆对它作了简化,去掉了一些繁杂和重复的部分,保留了篆书的圆转笔画。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许多异体字,在小篆中被淘汰了。虽然仍有异体字,但小篆已经是比较规范、定型的字体了。
小心翼翼答一字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第一是线条化,使用圆转匀称的线条,形体整齐,确立了汉字的符号性,汉字的书写因此有了规律。第二是统一化,把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一个偏旁只有一个形体,为汉字定型打下了基础。第三是定型化,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位置,每个字形所用的偏旁固定为一种,每个字的书写的笔数也基本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