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连载2华表中国透过汉字看中华
TUhjnbcbe - 2023/6/5 20:35:00

(续)前言:芳年华月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分别产生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长江、*河流域,其共同指向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世界四大原生文明都属于农耕立国的大河文明,具有安土重迁、爱好和平的根本属性。面对外来文明冲击,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相继消亡,只有我们中国历经风雨,绵延至今。原因何在?公元年,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在其著作《中国总论》中告诉世人:一旦废止汉字,而改用字母去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

《汉字五千年》:“今天,四大文明孕育的古文字中有三种都被深埋在岁月的风尘中。但是,那悲壮的泯灭,沉重的掩埋,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汉字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今兮昨兮,那些在岁月的长河中应运而生的原生古文字为什么只有汉字能够一帆数千载?”

系统学习文字学和世界古代史,我们基本弄明白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消亡以及中国汉字独传的根本原因。印度哈拉本文字不必说,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属于笨拙古文字,仅具有一定的记事功能,尚且不能完整记录语言,不符合现代文字学概念,相当于中国贵州“水书”和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字”阶段。其单字仅有多个,语法困难,不易学习和使用,只为统治集团内部少数人所掌握。世界各地字母文字又都能追溯到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充当了现代字母文字总源头。无可奈何花落去,三大文明古国象形表意文字走到历史尽头,被岁月尘埃掩埋,唯有中国商代甲骨文传承至今。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生活在今天叙利亚、黎巴嫩沿海的腓尼基人由于海洋贸易需要,在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基础上创造了二十二个腓尼基字母。古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文字,古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创造了拉丁文。公元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上拼音字母与各民族语言结合,陆续形成四十多种文字,最终导致古罗马帝国四分五裂。

中国汉字与西方字母拼音文字本质上不同:汉字称得起当今世界一大奇迹,居然能够在远古笨拙象形表意文字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文字体系。汉字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属性,往往正确解读一个汉字就会清楚一段历史与文化。我国汉字拥有灵*、能讲话。字母拼音文字是在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基础上创建的全新文字体系,易书写、易掌握,使用起来简单便利。然而以牺牲象形文字表意功能为代价,字母文字是割裂历史与文化的产物,丧失了文字原有的表意性,沦落为单纯记录语言的工具。

年商代甲骨文首次被发现,据统计共出土约154片各类甲骨,刻有甲骨文单字约个,迄今读出约字。商朝晚期,商人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占卜记事。甲骨文是成体系的商代文字,能够完整记录语言,已经达到现代成熟文字标准,是目前所见到最早的成熟汉字。年11月24日,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尚书·周书·多士》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後,无我怨。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由此可见当初商人通常把文字书写在典册上,甲骨文只是占卜时用来记录卜辞才刻写在甲骨上的特殊文字。然而,中国古代作为文字载体的简牍经不起岁月侵蚀,就连其后春秋时代书写在简牍上的文字亦不见踪影。

悠悠岁月,历史长河,个人生命何其短暂、个人力量何其渺小。骨子里、血液中,民族大义、爱国情怀百年不渝,面对国家、面对民族,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期盼在中国共产*领导下,动用国家力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文字学、历史学理论体系。汉字学和历史学研究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二十一世纪中国汉字学、历史学研究要取得新突破,做到与时俱进,配得上新时代,配得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实际行动唱响“四个自信”。

眼下我国汉字学、历史学研究基本上奉行拿来主义,没有完整的中国文字学、历史学理论体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拿人家钥匙打不开自家门,缺少正确理论指导,我国汉字学、历史学研究问题频出,一些关键性难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与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形成较大反差。

多年来,汉字被人误读,遭受曲解、丑化现象屡见不鲜,令人痛心和不可接受此类现象还会出现在国家媒体上。诸如《汉字五千年》里有:“同‘夏’字不表示夏季一样,甲骨文中的‘冬’字也只是表示一件事情的终了,就像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也就是终结的意思。”“一只大眼睛被尖锐的锥子刺瞎了,这个符号就是今天的‘民’字。”“在甲骨文中宰相的‘宰’字是表示屋子的符号下一个辛字,‘辛’是一种刑具,用来在脸上刺字,‘宰’字的意思就是一个脸上刺着字干家务活的奴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我国汉语言文字学即存在理论问题,又存在学术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汉字本身缺少深刻认识,生出一大堆复杂混乱的语法现象。目前汉字与中国古代象形表意字渐行渐远,如果我们不对汉字起源和汉字本义进行抢救性发掘、研究,把问题留给后代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关于汉字起源,时常还会听到“专家”讲“书画同源”。其实甲骨文与“简笔画”本质上就不同,举几个常用字的例子:

五谷丰登的“登”与登高望远的“登”字义明显不同,了解“登”字如何造出来,自然一清二楚。

甲骨文:(1)

(2)

(3)

(4)

中国人善于整体性系统思维,因而汉字往往具有综合性信息表达。“登”字本义常见于先秦文献,《吕氏春秋·梦秋纪》:“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就是说梦秋月,农民把刚收获的小米献给天子尝鲜,天子品尝新米之前祭祀祖先。文字所表达就是此种情形,

(1)

双手捧着盛满新米的豆;

(2)

祭祀在庙堂,前边双脚表示拾阶而上;

(3)

清楚表明祭祀行为;

(4)

甲骨文一种简写体,现在“登”字正是由此演化而来。

五谷丰登的“登”表示新米成熟;登高望远的“登”与登堂入室的“登”同义,表示登上高处。

《说文解字》:登,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许慎没有把“登”字完全说明白,不能解释五谷丰登。

万象更新的“更”与半夜三更的“更”,字义不同,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甲骨文:(1)

(2)

金文:(3)

(4)

古代一夜分五更,每更两个小时,更漏计时,巡夜人按时打更。

(1)

(2)

皆为手持鼓槌敲击更板;

(3)

(4)

多出一个更板,表示连续动作,边巡夜、边打更。更声意味两更交替,有变更之义。半夜三更是指子夜十二时,五更到天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由此可见汉字具有综合性动态表达特质,“更”即可表示概念又可表示动作,还可表示动作后果。

不忘初心的“初”与因材施教的“因”,乍看起来并无联系,其实“初”与“因”关系密切。

甲骨文:(1)

(2)

金文:(3)

(4)

“初”字甲骨文、金文字形比较一致,都由“衣”和“刀”两部分组合而成。《说文解字》: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古代布料十分珍贵,动刀裁剪务必当心。

甲骨文:(1)

(2)

金文:(3)

(4)

“因”字甲骨文、金文中内部都有一个正面形象的“人”,外部由或间断或连续线条围绕,轻易还看不明白。如果去掉甲骨文(2)

内部正面的“人”,余下部分恰好构成“衣”字,可谓“衣”泄天机。

通过上述分析解读,“因”是“量体”,“初”是“裁衣”,“因”和“初”联合起来才能完成“量体裁衣”。

(待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连载2华表中国透过汉字看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