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诗经中很多内容,来源于上古民歌,能看
TUhjnbcbe - 2023/6/4 22:07:0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中第一首诗的内容,也是很多人学习了解《诗经》的初始。在《论语》中,孔子曾评价这首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首诗所讲述的内容是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全诗以“兴”的表现手法,从雌雄雎鸠的对鸣,引起淑女与君子相伴的联想,又以采荇菜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的相思与追求。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总共收录了自西周以来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一十一篇作品,其中六篇为苼诗,是只有标题却无内容的。

《诗经》中描绘的画面

这些诗歌作品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无法考证的,相传是由西周时期尹国人尹吉甫采风编纂,继由孔子编订而成。在先秦时期,《诗经》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称为《诗》或者是《诗三百》,一直到西汉时期,儒家学说上升为官方正统学说之后,《诗三百》也被尊为了儒家经典作品,开始被称为《诗经》,且沿用至今。

一、《诗经》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紧贴当时的社会生活,覆盖着从宫廷礼乐到乡间民谣等各个角度

《诗经》所收录的诗集中从不同方面讲述了周王朝五百年来的由盛转衰,展现了时人的社会生活,形象生动的描述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情景,不仅包括了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礼乐,贵族之间的交往宴会,还有关于人民生产生活的篇章。在内容上分为了三个部分,即《风》、《雅》、《颂》。

《风》指的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也就是各个地方的民歌,大多是取自*河流域范围内,例如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这些民歌虽然经过文学之士的改编,但其乡土的特色依然得到了保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

《雅》指的是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内的乐调,又细分为了《大雅》和《小雅》两个部分。雅者,正也,是描述王*兴废的字,而*有大小,于是也就有了《大雅》、《小雅》之分。

《大雅》主要讲述的西周前期,大多是贵族所作,主要是为了歌颂先祖功绩,《小雅》的作者分布就较广泛了,有上层贵族也有身份低微者。

编钟

《颂》的主要内容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其主要的内容也更多的是宣扬天命,赞颂祖先的乐章,同时也有一些反应农业生产情况的作品。

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不管是从描写的内容,还是反应的社会现实,都具有一定通俗文学的特色,覆盖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很接地气。

换句说话,老百姓可能不识字,但你如果把诗经中写到的事情讲给他们听,他们是很容易能够接受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上讲,《诗经》具有一定的通俗文学色彩。

二、《诗经》的成书方式,以“采风者”搜集素材,进行文学再加工为主,也具有通俗文学的特点

《诗经》的成书,从古本流传到重新编订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其成书年代在春秋时期,但是这些诗歌作品并不是春秋时期所作,而是早在西周之时就流传下来,直到春秋时期才重新整理的。那么这些诗歌作品是怎么收集并流传的呢?

到目前为止大抵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采诗说,何为采诗,故名思意就是把诗歌作品采集收集起来,那么这样的说法是怎样提出的呢?

先秦典籍并没有明确的提出过这一说法,最早正式提出这两个字是在班固的《汉书·食货志》与《汉书·艺文志》。

汉代的学者认为周代存在一种专门的采诗制度,周王朝以及诸侯国的乐官会去到民间采集诗歌,旨在了解民情,在《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样收集起来的。

第二种说法是献诗说,献那肯定就是自下而上的形式,献诗指的就是各地的诸侯、公卿等向天子进献,旨在讽谏或者赞颂,其中《大雅》和《小雅》中许多作品就是来自于这样的方式。

第三种说法是删诗说,这样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史记》当中,认为原本应有三千余篇的作品,但是在孔子重新编订时删减成了三百余篇,但是这样的说法在现代学者的观点中是不够可靠的。

早在《左传》中就曾记载过一个故事是吴国公子季礼前往鲁国观乐,鲁国的乐工所演奏的曲子与《诗经》当中的“十五国风”等的顺序基本是相同的,而这一时期孔子还是一个幼童,就更不可能会参与到删诗的过程中。

但不管是采诗还是献诗,都是把原始素材再加工之后的产物,不像是后来的唐诗宋词一样,主要靠作者的主观创作。《诗经》成书的过程,深受到原始素材的影响。

三、《诗经》的传播,在先秦时期,主要还是以口头传播为主,但在贵族间也有书面传播的现象,传播方式上兼具通俗文学和雅文学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知识、信息传播不外乎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口头传播,其二是书面传播。

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商朝,文字大多记载于龟甲兽骨之上,主要是用于占卜,作为卜辞出现,这个时候的文字已经到达了成熟阶段,但是却并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就连西周时期的史料也是零零散散,以金文偏多,到了先秦时代,这一时期的书籍等大部分被刻在竹简之上,直到这时文字的主要用途还是用来记录,而不是创作。

白露为霜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车同轨,书同文”,由此便可知,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各个诸侯国的文字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再有各种*治、君王喜好等等因素相加,便会导致信息交流的不通畅,加之《诗经》中原本就有很多作品是各地民歌,本身就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作品,也因此在《诗经》的早期的作品流传过程中主要还是以口头传播为主。

口头传播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保存,在这样接力式的传播过程中,具有太多的不稳定性。

《诗经》的成书过程就体现了中国古代从口头传播走向文字传播的一个过程,文字的使用使得作品的传播更加准确,同时也为周代的礼乐制度相关联。

四、《诗经》虽然具有很多通俗文学的特点,但因为古代知识垄断,只有少部分贵族才能真正欣赏文学,所以不能算是现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

面对这个问题,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是由文人创造,大众传播的商品性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形态。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贴近人们生活,迎合大众口味,那么《诗经》是否符合这样的标准呢?

现代人演绎诗经中的内容

仅从通俗文学的角度看,是不能够完全符合的,首先从《诗经》的内容来看,除却《风》中大部分的内容是地方民乐,是从人们口耳相传的乐曲中收集起来的,《雅》和《颂》当中的大部分内容所讲述记录的都是朝廷正乐、祭祀乐曲,其作者也大多都是贵族等。

单从这一方面来看,《诗经》就不完全贴合人民的日常生活,更多讲述的是贵族王族的生活宴饮以及礼乐仪式。老百姓能听懂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是另一回事。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显然,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诗经》高于他们的生活太多了。

除了《风》之中描写的乡下生活之外“雅”“颂”都高了,有点脱离群众基础。

其次从《诗经》的传播过程来看,民歌来自人民大众,那么它最终也会回归于人民大众,那么诸侯公卿献诗而来的那些作品会传达到人民大众中吗?

在春秋时期,《诗经》也是作为教学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在古代贵族举行仪典之时,便要求要学习礼仪学习诗乐,这些也是习礼的从属内容。

并且在这一时期更多是“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教育、仪礼等都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来举行相关活动,也更没有学校。从这一方面来看学习《诗经》大多还是贵族教育,并没有做到贴近人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了。

五、结语

上古时期,文化尚不发达,大多数老百姓只能埋头耕种,很少有人能真正有时间去欣赏文学。需求决定生产,老百姓没有这个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相关的艺术。

《诗经》虽然在内容和成书的方式上,具备一定的通俗文学的特点,但欣赏范围决定了其没有大众阅读审美的基础,所以不能算是现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

但其对于中国通俗文学的启发,却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诗经》

《文献通考》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中很多内容,来源于上古民歌,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