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玉字旁,众所周知,汉字中带此偏旁多寓意美好。玳瑁亦不例外。它原指一种大龟,生活于海中的玳瑁,对于华夏先民来说,神秘悠远,既贵且寿,外壳如烈焰,如洒金。灯光投射下的玳瑁壳,如烈火灼烧。
玳瑁龟甲材料珍稀,质地晶莹剔透,花纹清晰美丽,色泽柔和明亮。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是一种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海洋瑰宝”。
在吉州窑中也有类似玳瑁的斑纹,因为酷似天然的釉色斑纹,深得人们喜爱,所以叫玳瑁釉。
玳瑁釉是一种釉面黑、*等色交织混合的,色调滋润的釉。主要做法是在器物上先施一种氧化铁含量较高的底釉,然后再随意甩洒一种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面釉,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块。
宋时古人饮茶习惯为点茶,朝野斗茶之风盛行。为了彰显茶色,黑盏大行其道,而这正是古吉州窑的主流时尚产品之一。
吉州窑茶盏主要有三种: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吉州窑玳瑁色彩瑰丽,色调柔和,或渗褐丝,或杂染褐块,若隐若现,绝无雷同之貌,极具视觉张力,它是在黑釉为底的器物上烧制出*褐相间的斑块,这种釉色极似天然玳瑁龟壳的斑纹。
同时,玳瑁釉属于窑变釉,可控性低,成本高昂,名贵一时。但由于元明以来饮茶习惯由点茶法向泡茶法过渡,服务于斗茶的玳瑁茶盏便渐失用武之地,而随着天下瓷业“景德镇一家独大”格局的到来,古吉州窑整体趋于衰落,玳瑁工艺也随之失传。
由于玳瑁釉属于窑变釉,也就是说每一款玳瑁釉在器皿上呈现出来的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颜色的釉层在高温下相互浸润,烧成后淡*釉色在黑釉底色衬托下蜿蜒浮现,似流云,更似焰火。
宝物藏心馆藏宋代吉州窑玳瑁纹盏,口径:6厘米底足:4厘米高:6厘米。口沿微内敛,斜壁,小圈足,因为形似斗笠,也叫斗笠盏。至于胎土,吉州窑胎质中含砂量大,使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的特征。
唐宋时期,出产吉州窑的江西地区一直是禅宗传播的重镇,是南宗禅“五家七宗”的共同发源地。禅宗于密林中饮茶清修,那时日本僧人也取经而来,后带着佛教要义和茶文化回到东瀛。那时那地有了这样近乎宗教化的茶具,饮茶便不仅是僧人,也是普通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了吧。
德国马克曾说,“没有一个伟大的,纯洁的艺术是无宗教的,艺术愈宗教化,它就愈有艺术性。”
敬天惜物,取法自然,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宋代玳瑁釉制器,那应该是一曲自然之灵与人性之灵的交响。
年佳士得秋拍,一件宋代吉州窑玳瑁纹斗笠盏以18万人民币成交。作为吉州窑代表之一的玳瑁釉,审美趣味上具有“禅宗美学”的潇洒随意;技艺上,同样登峰造极,无论是收藏还是礼送友人,都是最高的敬意,都值得拥有。
把一盏烈焰,品一杯温茶,唇齿留香间品味玳瑁之美,何其幸哉!
特约记者颜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