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裂烂龟甲,川枯破龙胆。银河夜夜明,望穿老农眼”,这是明代诗人江盈科描写嘉靖二十四年(年)湖南辰州大旱的一首诗。
图源网络,下同
实际上,我们与干旱的斗争已经持续了数千年。旱灾可以算得上是困扰中国时间最长的自然灾害之一。据《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中国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年这两千多年间,仅旱灾一项发生的次数就接近灾害总数的20%。
特别是,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虽然通常能够自给自足,但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有限的。作为“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我们的先民在与旱灾搏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抗旱经验,令人叹服。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看看古人的抗旱智慧吧。
旱灾威力有多大
“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次重大旱灾,即所谓“极旱”。如东汉末年三国时的旱灾,根据《后汉书》记载,汉献帝兴平元年,三辅大旱,蝗虫起,百姓饥,旱灾伴随着饥荒;还有在明末清初时发生的“崇祯大旱(-年)”,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旱灾遍及20个省(市),造成全国性的粮食减产、水源短缺。
让我们把目光放到离我们更近的近代,从年到年,这段历史是同治皇帝驾崩光绪皇帝即位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兴时期,然而天灾还是发生了,在这三年爆发了整个近代最大的旱灾,史称“丁戊奇荒”。年,中国北方的华北地区发生旱灾,多地都处于颗粒无收、降水稀少的状态,河流接近干涸、树林变为枯木、家畜纷纷渴死,而老百姓也饱受饥饿。
凡水旱灾异,必有祈报之礼,这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一种习俗。当时的民众将降雨的希望放在河神水神身上,奇迹却并未发生。那个时候的庙宇中挤满了上香求雨之人,就连年轻女子也不再祈求姻缘,改为祈求降雨。
农田里的庄稼高不过半人,昔日生气勃勃充满了希望的麦田似乎变成了上天遗忘的土地,不知道“雨神”是去流浪了还是奔向了西方?
可见,应对旱灾,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一大难题。
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呢?
土地耕作讲方法:保水抗旱
“面朝*土背朝天”,古人一直重视土地耕作。土地可以蓄水保水,是抗旱的重要力量。时光流转,耕作法主要经历了“三代改良”。
畎(jiàn)亩法
顾名思义,畎亩法是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在耕地上培成的一行一行的土埂)。这种方法的要求是: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
传说这个方法来自后稷姬弃。姬弃是*帝后裔,尧舜时期的农官,也是周人的先祖,中国农耕文明的奠基者之一。他在童年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教民耕种与稼穑之术。他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放粮救饥,赐百姓种子,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
代田法
西汉时期。一位农民来到自己的农田,对着种子和肥料犯难了:肥料实在不够施种,田地面积也有限,该怎么做才能让产量多一点好吃饱饭呢?
面对这样的难题,西汉农学家赵过给出了答案:把耕地分为甽(小沟)和垅(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甽垅相间,第一年将作物种沟里,让垄休息自生,培养肥力;第二年就将原来的甽改为垅,垅改为甽,然后继续在甽底播种。如此轮番交替,地力能得到自然恢复和增进。
区(ou)田法
所谓区田,就是把田分成一块一块或一行一行,把作物种植在内的一种农作法。现今位于山西省侯马市的金代董氏家族墓有砖柱刻文“上判交百姓忙和种区田”,就证明了区田法在民间广为流行的事实。
直到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农民播种谷子、小麦的方法,有些和区田法的原理也是颇为一致的,如“等距离点播农作物”,就是严格规定好所种作物的行距、株距等等,来保证作物可以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可以看到,不论是畎亩法、代田法,还是区田法,都是从土壤蓄水出发来达到抗旱效果的。但是,想要抗击破坏力极强的旱灾,仅仅重视土地是远远不够的。细心的古人将目光转向土地上播种的农作物,设法为它们也穿上了一层抗旱外衣——冬水。
给农作物加层“外衣”,不雨而旱自救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是的,大雪可以保温保水,厚厚的积雪就像是给肥沃的田野盖上一床厚厚的棉被,松软通透,能阻挡寒流侵袭,外面的气温再低,雪下的土壤也能保持一定的恒温,利于作物越冬。随着天气的趋暖,积雪缓慢融化,能够持续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
西汉《汜胜之书》就指出,“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也就是说,在冬季的闲田里要尽量蓄积冬雪,为应对春旱问题做好准备。
渐渐地,灌冬水就成为了一种农事制度。冬灌春用,农作物也不再那么惧怕干旱了。
当然,古人探索的脚步远不止于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些巧妙的抗旱设施也是古人的一大成就。其中,保存完好的“金华溪井”就是典型代表。
金华溪井:古人的抗旱神器
溪井是部分山区在溪岸、溪底筑坑集水、蓄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水利设施,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其修建历史可追溯至宋代。
有盖溪井(溪底)
无盖溪井(溪岸)
地处河底的溪井,类似水窖蓄水,是备用水源的“底线”。
溪井内部结构实景
溪井四壁以块石和松木叠砌,垒砌成井字形,用松木为梁柱,开口处用松木、条石覆盖,防止河沙淤积。在极端干旱年份,打开溪井,架设水车,进行提水灌溉。
溪井结构示意图
水车取水
在浦江县岩头镇刘笙村,建有比较密集的溪井,现存有20处。其中,有一个大型溪井——深堰水仓,长15米,宽5米,深0.8米,灌溉面积24亩。
深堰水仓示意图
深堰水仓直接灌溉区域
回顾中国古代的抗旱成果,无论是土地耕作,还是工程建设,都凸显了古人的绝妙智慧。
回到今天,一切还在继续,一切也还将继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感言中说:“活下去。无论洪水、瘟疫、饥荒、灾难,还是连绵不绝、永不停息的战火,都无法战胜生的顽强,生命对死亡的优势。”当人类面对灾害,运用智慧和勇气去顽强抗争,美好家园必将一直延续。
参考文献:
1.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中国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