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天上火,手脚冰凉你可能是ldqu [复制链接]

1#

潜阳封髓丹的临床应用及证治思考

一、虚阳上浮证广泛存在性

1.处北方秉寒气——北方人,素体阳气偏弱阳气不足

2.性乖戾火气盛——脾气不咋地,说急眼就急眼助长火气

3.溺酒肉多蕴热——天天啤酒撸串助长郁热

4.过于行弱于心——心思浮躁,不能沉潜火气上涨

5.多贪凉攻肝肾——吃凉的,煮薏米红豆水,凉啤酒,水果可劲造伤阳气

6.滥用药伤正气——得病就用抗生素,打点滴,伤正气

二、潜阳封髓丹方义

潜阳丹: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甲6g,甘草15g。(《医理真传》)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

君药: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臣药: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佐药:龟甲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使药: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

··故曰潜阳。

封髓丹:*柏30g,砂仁21g,甘草9g(郑钦安拟定剂量)。

封髓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在明代董宿的《奇效良方》中亦有记载。

功能“降心火,益肾水”。

本方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

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痛、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闭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柏:《药品化义》:*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盖肾属寒水,水多则惭消,涸竭则变热。若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

郑氏解释说:“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

*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砂仁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

其中更有至妙者,*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

“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则有牙痛、喘促、耳面肿痛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学者苟能识得这一点真阳出没,以此方治之,真有百发百中之妙”

个人改良方(任性的用):

附子砂仁*柏甘草龟板

炮姜(干姜)——助附子

肉桂(桂枝)——助砂仁、*柏

生龙骨、牡蛎——助龟板

三、临床病例分析

(一)多食——辨整体

患者,女,40岁,年3月19日初诊。

患者自述饥饿无度,每日4餐尚有饿意,时有呃逆、口苦、反酸、大便秘结;

伴乏力,口不渴,胃凉,睡眠欠佳,舌淡润胖大,脉沉弦无力。

查血糖、血生化均正常。肝胆胰脾彩超正常。其余相关理化检查亦正常。多方求治无效。

辨为阳气不足,不摄阴气,虚火上浮之上消之证。

治宜温扶元阳,引火归原,纳阳入肾

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子15g干姜10g肉桂10g茯苓30g*柏25g砂仁20g龟板15g桂枝15g生白术60g泽泻10g桃仁10g柴胡15g*芩15g炙甘草15g加生姜10片、大枣10枚

7剂,水煎服,日1剂。

年3月25日二诊

患者服上药后饥饿感仍在,但口苦、反酸症状明显缓解,乏力、胃凉、便秘等有所改善,呃逆消失。舌质仍淡润胖大,脉沉无力。上方去柴胡、*芩、桃仁、泽泻,黑附子加至20g,另加香附15g、肉苁蓉30g,再进5剂。

年3月31日三诊

患者诸症好转,饥饿感基本消失,唯乏力稍存。嘱适寒温,节饮食,调情志,金匮肾气丸常服善后。

按:上消证多辨为实,或胃郁有热,消谷而善饥,或阴虚火旺,虚热内扰。

似此案例,属虚火上浮所致上消,极易误为“实火”。论其饥饿多食、口苦、反酸、大便秘结、似属胃经有热。然从整体看,患者尚有胃凉、乏力之症,显然与前症不符;又舌淡润胖大,脉沉弦无力综合判断,属于“里阳受损,阳气不足,不摄阴气,虚火上浮”,故为阴火,即假火。

方中以潜阳封髓丹治阴火之本,以柴胡、*芩治胆经郁热之标,生白术60g专为扶肠道之气、通便而设,此取法仲景去桂枝加白术汤之用。

方中既用肉桂香烈质重引火归原,又用桂枝味薄质轻以通行阳气,并行不悖,三诊后效如桴鼓。

(二)耳聋——辨病因

患者,男,41岁,年4月11日初诊。

患者于3年前雪中劳动后突发耳聋。——“诊眼”

医院以“神经性耳聋”为诊断住院治疗无效。

刻下:两耳中度耳聋,可在1米内听到高声询问。

患者身体瘦弱,精神较差,口淡,自述睡眠差,双足凉,腰肢酸软,二便正常,舌尖红边齿痕,苔薄偏少,有裂纹,脉弦数,寸偏浮,关尺偏沉。

辨为肾阳不足,耳窍失养,虚火上扰之耳聋之证。

治宜温肾助阳,纳阳入肾,摄敛虚火

方用潜阳封髓丹合柴胡加龙牡汤加减:

*柏25g砂仁20g龟板10g黑附子15g肉桂10g磁石30g生龙牡各30g柴胡15g*芩12g干姜10g桂枝15g白术15g炙甘草15g

7剂,水煎服,日1剂。

年4月18日二诊

耳聋减轻,听力好转,余症均有较大改善,嘱患者效不更方,继进7剂而愈。

按:肾藏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而开窍于耳。

此病例在初诊时有一重要前因“雪中劳动”即为寒邪所伤。冬日劳作易伤阳气,寒为阴邪,重寒之后,邪气往往长驱直入三阴经。

此例患者从身体瘦弱、舌尖红、苔薄偏少有裂纹及脉象表现,多被认为是阴虚火旺所致耳聋,必将用滋阴降火之法。

但从暴聋、足凉、腰肢酸软、关尺部脉沉来看,纯系寒邪直中少阴经,下闭肾元,伤伐肾阳,阳不敛阴,虚火上滞耳窍所致。

故以潜阳封髓丹纳阳入肾,摄敛虚火,加柴胡龙牡汤收摄虚弱之阳气,以此方治此病,多可获良效。

(三)眩晕——辨水气

患者,男,40岁。年5月13日初诊。

患者自诉反复发作头晕,查血压:/80mmHg,医院就诊,查颈椎CT、脑CT、血压、血糖等均正常,多方治疗无效。

刻下见面色潮红,双眼无神,手足烦热,舌质红,边有齿痕,舌体胖大,苔*,脉细弱无力。

辨证少阴寒逆夹饮上犯

方选潜阳封髓丹合真武汤加味:

龟板15g*柏25g砂仁20g黑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15g肉桂10g巴戟30g炒麦芽5g炙甘草10g

3剂,水煎服,日1剂。

年5月17日二诊

头晕、手足心热症状均明显减轻,舌胖大齿痕明显,脉沉弱,上方去巴戟天,茯苓加至30g,继服3剂而愈。随诊,次年春节后仍未复发。

按: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脉细无不辨为阴虚之证。阴虚阳亢世医皆谓此。

但细辨症状尚可发现不寻常之迹象:双眼无神,舌边齿痕胖大,脉虽细但仍有弱而乏力之表现,多被忽略而诊为阴虚火旺。

郑钦安曰:“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

暴雨倾盆。——水盛

电闪雷鸣。——龙雷之火

(这里要说的是,什么是龙雷之火:暴雨倾盆之时,电闪雷鸣。此时的雷电之光即为中医“龙类之火”,雨越大,雷电越大。阳光自然为乌云遮盖,阳气不足,阴气蒸腾。)

四、个人体会

1.但有寒热,少有湿气时效如桴鼓。

2.群药应用,大开大阖,附子可以从3克—90克。但是个人最多用到25克。

3.附子一团阳气,过用有拔苗助长,过度用阳之弊端。

4.邪气重时,严重瞑眩反应——恶心,头痛,呕吐。减量少服。大小方交替。

5.湿气重时,先通利湿气。茯苓45-60克,白术30克,桂枝15克。

6.邪火旺盛时,要清热泻火并滋阴降火。不要囿于“阴火”,多数病久,阴火,实火并存。

辽宁中医附属三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