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食同源对,也不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周期 http://m.39.net/disease/a_5688581.html
                            

老一辈总说“是药三分毒”,又说“药补不如食补”。但是何为药?何又为食呢?

《黄帝内经太素》中提出“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认为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

追溯到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是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很难严格区分。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神农本草经》针对药材能否直接食用将中草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级。

尽管“药食同源”理论由来已久,切不可一慨而论,简单的将食物与药物之间划上等号更是万万不可。

现在有很多人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将食疗作为首选,盲目地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治病作用。这样的行为已经违背了药食同源最初的本意。

中医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且相当重视对证下药。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但就个人体质来说,不大可能是单纯的单个体质,更为常见的是各种体质间夹混合,比如血瘀兼痰湿、阳虚兼湿热、气虚兼血瘀等。这其中的组合变化何其复杂,贸然用药往往得不偿失。

药材(食材)皆有“四性”、“五味”。“四性”,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五味”,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味道,因此也就有多种的疗效。

药食的特性要针对身体的不同状态,只有在应用得当时才能起到“补”的效果,反之则越“补”越乱。如果不懂得药物的配伍,“寒温”乱用,不仅不会见效,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没有一种药食同源的物品是可以长期服用的,因为我们身体状态是处在动态变化当中的,因此,服用任何药食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当身体某一阶段的偏性得以纠正后就应该停止服用。

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参(人参菜)、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玫瑰茄。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土人参(人参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以上按笔划顺序排列

(文/医院药学部朱跃)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配图来自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原标题:《药食同源?对,也不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