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考古学家们在殷墟发现了一片奇特的龟甲。
从龟甲的钻凿方式、整治方式、文字写法等多个方面来看,专家们认为这片龟甲与殷人所用的迥异,却与周原甲骨相同,因此显然属于周人,而且年代属于殷末周初。
更神奇的是,这片周人所刻的龟甲上,赫然有一些卦象和文字!
刻着原版《周易》的龟甲
这一切,都指向了文王被纣王囚禁时演易的传说。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系辞》
虽然亲自操刀在龟壳上刻字的未必是文王本人,但是这样干的必然是周人中的太史之流——因此,如果说文王时代真的存在过《周易》的话,这片龟甲就是最接近其原貌的,也是我们目前所见唯一的研究周初用易卜筮的标本。
让我们不妨细细研究一下。
一、龟甲上的卦象
先来看看龟甲上的卦象。
如下图所示,龟甲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各有一个卦象,分布的方位基本对称。
四个卦象均以数字表示,左上角是《渐》卦,写作“七七六七六六”。
右上角是《蹇》卦,写作“六七八九六八”。
右下角是《兑》卦,写作“六七一六七九”。
左下角是一个很奇特的卦象,写法是五组平行线外加两个手形符号。如下图标红部分所示。
龟甲左下角的奇特符号
冯时先生曾经猜测那两个手形符号是个“友”字,另外五组平行线就是一个坤卦。
小编认同这是一个坤卦的说法,但认为这两个手形符号应该也是一个数字(很可能是“六”字),至于另外五组平行线则应该是“八”字——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这组符号当成文字,而应该视为一种卦象。
为什么这么说?
两个原因:
第一,龟甲上另外三个卦的字迹不同,明显分别出自三个不同人之手。这个卦的字迹与其他三个相差更多,可见是第四个人刻的。
也就是说,龟甲上的四个卦,分别是四个不同的人刻的!
从使用的数字以及数字的写法来看,这些人很可能用的不是同一种占筮法!
如果说另外三个卦还是比较典型的数字卦,那么左下角这组奇特的符号应该是属于另外一种体系的筮法所画的卦象——之所以说它是卦象,因为它还是由六个符号组成的。
奇特的卦象符号
二、卦象旁的文字
我们注意到,在四个卦象中,唯独《渐》的卦象旁边写着“贞吉”二字。
《渐》卦下有贞吉二字
今天我们在《周易》一书中,确实能够看到不少“贞吉”,但却不是在《渐》卦里。
《周易》的《渐》卦彖辞写的是:
女归吉,利贞。
所以,我们可以再一次从这片龟甲上确定西周早期还没有《周易》一书,甚至春秋时期还是如此(详见本号系列对鼎卦戈解析)——今本《周易》卦爻辞的编订工作是在战国早期才完成的。
三、易以道阴阳
最令人称奇的,是刻在龟甲上方正中部分的两个词:
“阜六”和“阜九”!
数字六和九,恰恰就是《周易》里面对于阴阳爻的称呼。
龟甲正中刻着阜九和阜六,左阳右阴
龟甲上把这两个数字摆在正中间,把四个卦分布在四隅,这个四方拱卫中央的布局,体现出这是一个精心的安排。
阴阳九六,正是易的核心——巧的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左侧的数字九和右侧的数字六正好符合左阳右阴的分布!
更奇妙的是,从方位来看,四个卦的分布也极具匠心:
九六阴阳之数刻在正北方,犹如君王南面治天下。
《坤》卦在龟壳上位居西南方,巧的是今本《周易》的坤卦彖辞则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更巧的是传说中的文王八卦方位里,坤卦也位居西南方!
西南坤位
《蹇》卦在龟壳上位居东北方,正好与《坤》卦方位相冲,巧的是今本《周易》的《蹇》卦彖辞则说“利西南,不利东北”!更巧的是《蹇》的内卦为艮卦,在文王八卦方位里面也是在东北方!
《兑》卦在龟甲上位居东南方,巧的是先天八卦方位里面兑卦同样也是在东南方!
《渐》卦在龟甲上位居西北方,巧的是《渐》卦属于艮宫,下卦也是艮卦,正好与东南方的兑卦方位相冲,而且先天八卦方位里艮卦同样也在西北方!
先天八卦方位
如此多的巧合,说明了什么?
说明先天八卦方位早在西周以前就已经存在!
说明后天八卦方位早在西周以前也早就存在!
更说明了这块龟甲上的文字和卦象,绝对不可能是某次偶然的筮占记录,一定肯定确定百分之一百万绝对是有意识地编排和创作!
这块龟甲,就是《周易》的1.0版本!
最后补充:最早的这部《周易》应该是五个人完成的——四个卦象分别由四位不同的人刻下,“阜九”和“阜六”由地位最高的第五人完成。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文物里面读《周易》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