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中药润肺功效的含义 [复制链接]

1#
防治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04/5900286.html

“润肺”这一功效术语在中药学中使用十分普遍。但在表述具体药物的“润肺”功效时,其含义颇不一致。或为补肺阴而润肺燥,如沙参、麦冬;或为宣散燥邪主治秋燥犯肺,如桑叶;或为祛除燥痰主治燥痰咳嗽,如瓜蒌仁、川贝母;或为药性温而不燥,如款冬花;或为药味苦而不燥,如紫菀;或为质地滋润,作用平和,如百部;种种不一。究其原委,实因“润肺”功效总结的依据不同。或从主治中提炼;或从性能中推衍;或以药物性状为基础;或将作用强弱作标准,从而使“润肺”这一功效术语,内涵既不明确,使用亦较随意。有必要加以辨析,使对中药“润肺”功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对该功效术语的用语规范。

“润”相对“燥”而言,有滋养、濡养,使不干燥的含义。如《易传》曰:“雨以润之”,“润万物者莫润于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者润之”,《素问痿论》亦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因此,“润肺”从字面上讲,即是濡润肺脏,使不干燥。这既是中医对肺脏受到“燥”邪损害后出现“燥”证的治疗方法,也是对治疗肺脏燥证中药的功效的术语表达。作为功效术语,其“润”是否仅是指药物对肺“燥”证的治疗作用,还是包含了药物“润”的性能、药物本身性状是否柔润,以及药物作用的强弱大小等内容呢?

《中医大辞典》无“润肺”词条,但列“润燥”,解释为:“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词典》亦无“润肺”词条,其对“润燥”的解释同上,仅补充了“故润燥分为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大类”等具体内容。从辞典的释义可知“润燥”(包括润肺)是对“燥”证的治疗,这一点是确定的。但所用“滋润药”是指药物性能的“润(湿)”还是指药物性状柔软多油多汁的“滋润”,没有明言,更未涉及药物功效的强弱问题。由于上述辞典是将“润燥”作为治法术语进行收载释义的,故不必强求切合中药功效术语。但治法与功效是相互对应并一脉相承的,表述虽有侧重而本质并无不同,故亦可据此进行讨论,以明确“润肺”的准确含义。

众所周知,中药功效的总结,是以服药后的人体作为观察对象的,即是人体服用药物后所反映出的药物对病证的治疗效果。因此,药物性状是否滋润,并不是药物“润燥”功效的依据,它们之间可有或然的关系,但无必然联系。如沙参、龟甲之类,其体干燥少汁,却均有滋阴润燥的功效。而药物性能的“滋润”,则与药物功效的“润燥”是一致的,因性能本就是对功效特点的概括。至于将“润燥”分为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大类,在治疗上固有其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作为功效术语,似乎不够准确具体。因为不论是轻宣外燥还是消除内燥,均是祛除致燥之因,使邪去正复,并无滋养阴液、濡润脏腑的含义,与“润”的字义不符。而只有当药物有补益阴津(血),以润养脏腑,从而治疗“燥”证的作用时,才与《内经》“燥者润之”,“燥者濡之”的经义相切合。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药物的“润肺”功效,应是对性能滋润的药物对“肺燥证”治疗作用的术语表达。鉴于“润肺”功效的基本含义并综合各种不同“润肺”药物的作用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统一认定“润肺”功效的标准,并选择不同术语分别表述不同的功效,从而充分反映各药特点。以免因术语使用不规范而导致对功效认识不准确,影响教学和学术交流,甚至误导后学。“润肺”功效的认定应以药物实际滋养肺阴(津)而润肺燥为基准,否则就不能认定为“润肺”功效,如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等药,确能补肺阴润肺燥,可认定有“润肺”功效;而桑叶,可认定为“轻宣燥邪”或“宣燥”从而提示其“润燥”功效为宣散外燥;川贝母、瓜蒌仁等可认定为“化燥痰”,以提示可用于肺有燥痰而咳嗽之证;紫菀、款冬花、百部等药,因其并无确切的“润肺”功效,其质地柔润、作用平和等,不能作为“润肺”的依据,故不应将“润肺”作为功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