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篆刻篆刻,字面的意思,一半是篆,一半是刻,所以如果联系到书法,当然要从篆书的练习下手,毕竟,篆刻两字,又以篆在前,刻在后,篆刻界认可的书法与篆刻关系的理论,也多以“篆七刻三”为原则,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初学者会忽视对篆书的练习,因为那是“常规”练习,但初学者在篆刻的学习中,从王福庵的《说文部首》练起,再到《峄山碑》《泰山刻》……紧接着又是《石鼓文》,李阳冰、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杨沂孙……一路写下来,篆书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初学者会突然发现,仅练篆书,对于篆刻来说,好像还缺了点啥,缺什么呢?
(王福庵《说文部首》书影)
缺了“方”势!因为篆书不管是线条还是字形,圆势是其主流,偏偏篆刻所用的石头印面,多是方的,篆刻显然是“方与圆”结合的艺术(不仅仅是因为方形印面,还因为方与圆有其不同的审美特性),不解决“方”的问题,篆刻就缺了极重要的一面。
吾丘衍的一句话,吴昌硕的成功
我们在讲吾丘衍的《三十五举》时,讲到第七举时,吾丘衍有一句话,或许可以找到解决篆刻“方”势问题的一支入门钥匙。
(吾丘衍《三十五举》)
这一句话,原话是:
七举曰:篆法扁者最好,谓之蜾扁,徐铉谓非老手莫能到,《石鼓文》是也。
我们说过,《三十五举》是中国篆刻史上最早的篆刻教材,是篆刻界的奠基之作,后世的篆刻名家,多依《三十五举》而建立篆刻根基。
吾丘衍认为什么是好的篆法呢,扁形的最好!其实这是他对徐铉蜾扁二字的误解,蜾扁并不是扁形,这里的蜾扁两字要解释,蜾,一种虫,可以理解成蜗牛,扁不是指字形扁,而是指牌匾的匾,扁匾相通,我们看徐铉摹写李斯的《峄山碑》,真的很牛,他的真心体会当然是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的。那么,结论是什么呢?是《石鼓文》。
(《石鼓文》)
再看看吴昌硕,吴昌硕是真正举世公认的篆刻大师,他一生好《石鼓文》,他精收宋代明代《石鼓文》拓本多本,反复研临,反复比较,他曾说:
“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这当然体现了他独有的审美倾向,他喜欢的是苍古朴茂,因此,他喜欢《石鼓文》线条的饱满圆润,他喜欢《石鼓文》的结体错落多变。我们如果仔细观察比较,吴昌硕将《石鼓文》用于篆刻而取得绝大成功,《石鼓文》字形的“方”势,其实是极重要的一点:标准小篆(如《峄山碑》)字的纵宽比是3:2,《石鼓文》字的纵宽比是5:4,很显然,相比之下,《石鼓文》要比标准的小篆要“方”些。
(吴昌硕和“吴俊之印”)
这个“方”,很关键!
浙派背后的细节
清代以来的篆刻,影响力巨大的流派,当然是西泠为班底的浙派,我们认真地分析过浙派的篆刻,分解和考量的细节包括三个方面:
1、每一根笔画的两端;2、笔画和笔画的连接或转折处;3、笔画的形态。
(丁敬的书法和篆刻)
当我们观察了浙派丁敬及其后的众多印家的作品之后,我们总结出来的结论是:
(蒋仁的“真水无香”)
浙派篆刻,不论朱文还是白文,笔画的两端都呈现方角状;笔画的连接处或是转角处,外边成方的,内侧刻成圆弧状的,概括起来说,转角处的结构是外方内圆的;笔画的形态又呈不规则的波磔状。
(*易和他的“金石癖”)
注意,这些细节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也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方”与“圆”的关系。
邓石如的学书经历
再说邓石如,不用强调,邓石如是宗师级的篆刻大师,他开创了“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使中国篆刻走入了前所未有、境界开阔的崭新时期。
邓石如学书经历可以分成两段来看:一段时期是篆书,一段时期是隶书。
先说篆书,他自己的总结是:
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芝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零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整年不敢是也。
除了标准的小篆外,还有《石鼓文》,又有汉碑额等,要知道,后面这些,都是字形“方”或笔画“方”(比如《天发神谶》)的一些的篆书。
(邓石如像)
重要的是,邓大师用了五年时间钻研篆书之外,他又花了三年的时间钻研隶书。这才最后形成了自家的篆书风格,当然,这也最终促成了他在篆刻史上极为重要的宗师地位。
他的篆书以隶笔作篆,所以他的篆势实际上是“方”的;而他的分隶,又以篆意入分隶,所以他的分隶又包含极重的“圆”势。
(邓石如“觉非庵主”)
可以说,是隶书的“方”与结合了篆书的“圆”,方圆之间,成就了邓石如里程碑式的篆刻!
篆书笔法与隶书笔法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着长时间的萌生、发展和成熟过程。
篆书在秦及秦以前,甚至到了汉初,一直被视为“正体”,用于庄重场合,比如汉碑额,还多以篆书写成,而象征权力的汉官印也多用篆书,古人的思维习惯是“取法乎上”,因此,篆书对隶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方笔是隶书笔画的典型特征,但隶书也并不纯以方笔出,新莽的《莱子侯刻石》就方得足够,但也有圆笔间错其间,就算以方笔名世的《张迁碑》,也有圆笔存在。更不要说用圆笔多的《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碑》等用笔方法,实则也是篆书的中锋笔法,否则就会显得笔力削薄、无力。
(莱子侯刻石)
当然,汉隶中还有几乎纯用篆书中锋笔法的摩崖类隶书,比如《石门颂》、《西峡颂》等。甚至可以说,掌握中锋篆法,就能很好地表现隶书风采,否则用笔就扁软无力。
以上这几点是篆书对隶书的影响,实际上,隶书对于篆书,也有其“反作用”,就是,它丰富和发展了篆书笔法。
(汉隶《曹全碑》局部)
隶书因有一波三折的蚕头雁尾和撇、捺上挑出锋写法,笔画粗细不一,用笔就有别于篆书。篆书运笔速度和轻重较为一致,笔尖容易保持在笔画中间;而隶书运笔时出现疾徐迟速和提按顿挫等方法,这就使笔尖不能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线运动,有时偏于点画一侧,副毫斜铺纸上就出现侧锋。出现侧锋,就产生圆笔和方笔两种不同形式。
圆笔是隶书保留篆书的笔法特征,方笔是隶书的创新笔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篆尚圆,隶尚方”。注意,这里的方与圆,指的是笔法特征和笔画特征。
从摹印篆到缪篆
再来说说字形。
(字形狭长的小篆《峄山碑》局部)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以标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小篆当然也拿来制作印章,为了适应方形的印面,狭长的小篆字形被略略方化,这就是《说文解字》序里说的“摹印篆”: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早期的秦印:修武库印)
字形方面,“摹印篆”比较小篆,上下长度变“短”了,也变“方”了,随着匠人们朴素审美的需要,入印的篆书变得日渐方正,甚至越来越“方”……
(晚期的秦印:左厩将马)
一直发展,到了新莽时期之后,“摹印篆”变成了完全方正的“缪篆”,也见《说文解字》序: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汉印:王隆私印)
到这个时候,入印的篆书是“缪篆”,字形完全成为正方形、方方正正。
石鼓文与隶书碑刻的材料
现代的篆刻,最常用的材料,仍以石料为主,其他异材的篆刻虽然也有,但石料篆刻是主流。对于初学者来说,最主要的篆刻材料,也是初学者最需要琢磨透的材料,这也是我们强调初学者要多刻石,多揣摩石性的原因,毕竟,在未来,篆刻的主要创作材料,仍然是石材。
(篆刻练习)
《石鼓文》的载体是石鼓,石头;汉代的大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的载体是石碑,石头!
(《张迁碑》实物)
篆书,笔画的连接多以“转”来完成,这是“圆”,隶书为了求得书写快捷,除了用笔取方势外,笔画连接处多用“折”来完成,这是“方”。
(《史晨碑》的拓本)
不论“方”与“圆”,这些笔画与字形都是呈现在石头上的,这与金属材料上的金文,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纸帛上的行、草书,痕迹大不相同,而这种痕迹,对于篆刻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哪些地方是光的,哪些地方是涩的,折的痕迹为什么产生,用刀法如何实现,转的痕迹为什么产生,用刀法如何实现等,观察和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篆刻学习,事半功倍!
结论
不论是笔画特征的方与圆,也不管是字形的方与圆,亦或从隶书主要学习材料载体的石料特征来说,学习隶书,对于篆刻来说,均大有助益,所以,我们强调,在学习篆刻初期,在篆书练习、古印临摹之外,还要认真钻研和学习隶书。
总之,体会方与圆之后,就会明白,对于初学篆刻者,篆书之外,一定记得隶书学习的重要性!
(之,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