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引子:孔子曾说:“舜其大孝也与”;孟子言必称尧舜,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后来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也称“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由此可见,儒家学派为推行其伦理道德,对尧舜帝推崇备至。
“舜的传说”已于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诸冯,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北15华里处的潍河(潍水)西岸。
舜是“三皇五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又称舜帝、帝舜,《山海经》中称帝、帝俊。
舜姓“姚”,名“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重瞳”(两个瞳孔)。
在此,个人有个大胆的猜想,这里的“重华”的“重”应该发“zhong”的音,是“中华”一词的由来。
因为“重华”之名出自《尚书舜典》,孔颖达解释为:“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用此德合于帝尧”。
同时,舜帝的“姚”姓是中国四大原始古姓之一,与占卜预测这一神奇技能有关。而且舜的占卜决策非常科学,当兆(爻)显示的结果是很吉或者很凶时,舜会采取折中的方法,来做出决策,实施行动。
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皆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实施“中和”战略。这也很可能是孔子推崇舜,提倡“中庸”、“和为贵”的原因!
《中庸》记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后来用“中华”,也就是舜的名字“重华”来代称我们大美祖国为“中华”,这是极有可能的!
周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史籀篇》说,“姚,《易》也。”
“姚”这个姓氏与《易经》有关!
姚=女+兆
女,显示了这一姓氏来自母系氏族社会;
兆,日晷记录太阳在天空中运行轨迹的符号,后来被甲骨占卜的“兆”文借用,是预测、征兆的意思。
古时,日晷的日影运行作“S”形,后来演化为太极图,这个日影轨迹“S”用“儿”表示,一年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记作“X”符,与“儿”合成“兆”字。
古人在祭祀天地,行*作战前,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用龟甲兽骨灼烧看裂痕纹路,进行占卜,成为卜兆或占兆,引申为预兆。
而姚姓氏族就是拥有这项技能的神秘氏族。
孔子晚年喜读《易经》,韦编三绝,与其偶像——舜的影响力必有关联。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诗句,与舜帝的名字和其部落崇拜桃树有关。
《荀子·非相篇》有“美麗姚冶”,由此可以推断出姚姓始祖相貌俊美,或者崇尚美丽的图腾。
《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因舜早期的生活地点在姚墟,盛产桃树,因此桃树成为部落神树和社树。
直到现在,民间还有用桃木制成的法器驱邪。
《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门,万*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恶害之*,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
神荼、郁垒,最早的门神之一,后来被刻画在桃符上,或用桃符替代门神。
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一民俗现象,后来桃符又被“福(符)字”、“春联”(俗称“对子”)所替代。春节“贴对子”、“贴福字”成为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民俗符号之一。
用桃树木制作的物品,如桃木剑,桃木杖也成为巫师、道士等职业驱邪的法器。
《尚书》云:“德自舜明。”
《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說苑·指武》,“美哉德乎,姚姚者乎。”
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们把美德赋予代言人——舜帝。
《礼记》上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舜帝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广音乐教育,提升全民审美情趣。
《尚书》有:“舜弹五弦之琴”的记载。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是说舜让重黎举荐了擅长音律调和的夔,担任*府的音乐部长,夔受命制定了音律标准规范,并推广实施,结果天下百姓臣服。
《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传说,舜帝发明了五弦琴,并创作了《韶乐》和《南风》等音乐作品,通过弹奏吟唱《南风》而与天地百姓同乐,天下大治。
孔子是舜帝的铁杆粉丝,曾经为了舜帝创作的《韶乐》去到齐国潜心学习。
直到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仍然盛行,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欣赏《韶》乐,由衷的赞叹:“不图为乐至于斯!”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夫子听音乐如痴如醉,以致肉味都不能吸引,可见韶乐的美是难以言表的。
舜的德行和其提倡的“中和”科学管理决策,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
他20岁以孝行闻名,四岳举荐,被尧立为继承人,任命大禹治水,参照《洛书》完成了尧未竟盛业,整顿礼制,推广音乐,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是《易经》的重要传承人,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创新者!
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借用舜帝推行其伦理道德思想。
但是,崇尚务实精神的齐国国相晏婴却一直对孔子评价不怎么高。
《晏子春秋》里记载了晏子对孔子和舜帝的一段著名评价:
晏子说,孔子是圣人,但却不是像舜一样的圣人。舜在普通人群里是普通人,在有才艺的人那里是有才艺的人,在朝廷里是君王,而孔子在哪里都是一个圣人。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吧。重视人伦道德、“亲亲尊尊”的鲁国孔子,和崇尚务实、“尊贤尚功”的齐国晏子,所在两国的文化是有显著差异的,毕竟不是一路人。
但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却是最高的。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曾引用《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来表达对孔子的仰慕之情。
这可能是因为司马迁也是立言高于*治能力的人吧。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东坡先生”苏轼对舜帝推崇备至。
他在知密州(今诸城)时,曾留下著名诗句:“西望穆陵关,东望琅琊台。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呼虞舜,遂欲归蓬来……”
在每年六月十一日这天(传说大舜生日),苏轼还会带领府衙人员去诸城北部的诸冯村祭舜。
如今,“大舜传说”和“诸城古琴”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舜与《易经》占卜及舜的姓氏起源故事也会随着众多学者的研究深入,提上申遗日程。
欢迎喜欢大舜文化的朋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