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易经这话 [复制链接]

1#

《周易》作为研究变化本质的书,历来被称为万经之祖,而它的主要作用大多被用于推演。对于常人而言,则以其深刻的哲理指引前行。书中衍生出许多流传千年的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有玄之又玄神秘莫测让后人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口诀如“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前者耳熟能详意在勉励后人要效法天道,永不止步。但后者的含义却让人百思不解,不过虽无标准答案,然参考答案也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大衍之数”的争议大致是以秦汉为分界点,先秦以前并没有关于“大衍之数”的相关争鸣,而秦汉以后便甚嚣尘上。它的本意在易学相关的古籍上并没有提及,让人莫名地产生一种1+1为什么等于2在数学中同样从不提及的感觉。似乎这是易学的基本道理,完全没有解释的必要。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中,高深的学问似乎都是传心不传口以至于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文化断层最显著的时代就是秦汉交际之间,诸子百家不归墨便归儒,研究易学的人本就很少,再经过秦末的天下大乱,大部分易学大家都已作古,后来独尊儒术,易学更成了秘而不宣。后人只能通过残留的资料来探索这个上古常识的“大衍之数”。究其表意而言,它确实是易经推演的常识。古人推演大多分为两种即卜和筮,前者用龟甲,后者用蓍草。而进行筮的时候只用五十根蓍草成了千百年来从未改变的常识,这里的五十与“大衍之数五十”是一个意思,在开始推演之前要从五十根蓍草中抽出来一根搁置不用,余下的四十九根蓍草也就是后半句的“其用四十有九”。

被“搁置”的蓍草在整个推演过程中都不参与,它看似没有参与接下来的推演,但所有的变化却因它而起,故而古人大多认为它所象征的就是太极。太极之初是一个恒定静止的状态,太极遁去后平衡打破生出两仪,两仪运动后产生万物,这与老子所说“三生万物”异曲同工。也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线生机,他们认为天地大道本有五十条,但人所能走的只有四十九条,认为遁去的这个一代表变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尽人事而听天命”中那“人算不如天算”的变数。余下的一条对已经成功的人而言是险境,对屡屡失败的人而言则是生机。然而知其险而不犯也是生机,所以这个遁去的“一”就是天道留给万物的一线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人体的细胞分裂次数也不会超过五十,无论是体内正常分裂还是体外受激分裂,它们似乎会记住自己的分裂次数都五十而终。这难免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几千年前的古人为何能断定“大衍之数五十”,为什么五十根蓍草就能推演天地运行人事兴衰的规律?那么人的一生是否正如宿命论一样在这四十九根蓍草中按部就班?欣慰的是只要效法天道,虽然这些疑问至今不解,但天道遁去其一让我们始终有无限的可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